年北京冬奧會,無人駕駛有望在常規區域試點。這一重磅消息是在近日結束的“——第三屆國際汽車安全高峰論壇炒互聯網汽車”上爆出的。這意味著,6年后自動駕駛將通過官方渠道進入公眾視野,智能駕駛將在“從夢想變成現實”的道路上又向前邁出一大步。
自動駕駛技術日趨成熟
今年年初,百度成功推出自動駕駛測試車,引起業界轟動。這輛實驗車的駕駛員只坐在駕駛座上,并沒有控制方向盤。但減速、變道、超車、上下坡道、掉頭等駕駛動作與其他汽車相同,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百度自動駕駛測試車所取得的成績也表明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取得了成果。
據悉,除了百度通過技術研發進入無人駕駛市場外,目前全球已有18家公司涉足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其中包括奔馳、寶馬、奧迪等傳統汽車制造商。豐田,還有谷歌等互聯網巨頭。北汽、廣汽、上汽、長安、比亞迪等五家國內汽車廠商也深耕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多年。
除了汽車制造商和相關技術公司進入智能駕駛領域并取得技術成功外,支持智能駕駛的企業也在努力。其中,在近日舉行的汽車電子行業“奧斯卡”獎————“化學杯”第二屆汽車電子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上,寶千里汽車智能駕駛系統榮獲“汽車電子科學技術優秀獎”創新產品獎”。在夜視主動安全方面,國內A股上市公司保千里目前憑借核心技術脫穎而出。先后與約40家整車廠簽署了技術開發協議,并在預裝流程的不同階段持續推進。
目前,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自動駕駛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相關產業也將迎來大爆發。一方面,利用“智能硬件+互聯網”模式,打造“人、車、手機、生活”之間的跨界互聯車聯網;另一方面,以夜視主動安全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行人檢測報警系統和毫米波雷達等核心技術為基礎的智能駕駛將成為汽車智能電子設備最有前景的細分市場之一。
在后市場,毫米波雷達憑借高分辨率、高精度、小天線直徑等優勢,隨著技術的突破,很快就會應用到市場。毫米波雷達利用雷達向周圍發射無線電波,通過測量和分析反射波來計算出障礙物的距離、方向和大小。可有效實現車距預警、防碰撞預警等功能,為無人駕駛保駕護航。
交通配套已商談
近年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一直在進行各種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測試、驗證、示范和試點。但由于現行的法律和調整,他們一直無法取得長足的進步。為此,一些國家的交通部已開始評估現行法規和標準。無人駕駛要普及,除了成熟的技術作為基礎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交通設施、法律法規來輔助。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智能交通中心主任李斌表示,北京冬奧會期間,低速無人駕駛、可擺渡的無人駕駛車輛將在常規區域部署。為了落實這個規劃,我們目前正在與北京市政府、交通運輸部商討交通配套問題。
李斌認為,未來的道路系統和新的車輛技術將會結合起來,包括充電系統、網絡,如何達到道路摩擦系數的最佳條件,以及整個道路的布局。目前,歐洲已經提出了如何讓多個要素相互作用并實現道路自我恢復的想法。受到歐洲經驗的啟發,李斌表示,他們正在思考如何從系統角度進行創新,升級服務體系、法律法規,讓這種創新惠及所有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