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跟哪個車企合作了(華晨跟哪個車企合作了)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的真正支點。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

讓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的中國汽車市場與全球汽車企業競爭,與中國汽車市場競爭,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的真正支點。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

華晨跟哪個車企合作了(華晨跟哪個車企合作了)

讓快速變化的中國汽車市場成為全球汽車公司的競爭舞臺。在此背景下,如何搶占主場優勢,依托全球最大市場的優化力量,站在世界舞臺的核心,將考驗中國車企的能力和智慧。

華晨集團作為最早引進國際高端品牌并走出國門的汽車企業之一,正處于自主創新與合資合作共生發展的階段。華晨集團準確把握汽車行業跨界合作、創新共贏的新趨勢,積極布局,

通過構建共同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鏈,努力打造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整車制造與汽車服務、國內國際市場并重的融合發展新格局,開啟面向未來的全球汽車生態新范式。

構建全新產業生態鏈

總的來說,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將經歷三個階段:一是以合資合作為主的階段;二是自主創新與合資合作的共生發展階段;三是自主品牌主導的階段。

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閻秉哲告訴記者:“華晨集團是最早走出國門的汽車企業之一。早在上世紀80年代,華晨就已經與日本豐田展開了合資合作,這是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開端。這些年來,

華晨集團通過與寶馬、雷諾等國際知名車企合作,提升了核心競爭力、技術實力和管理經驗。"

面對當今復雜的國內外汽車產業競爭環境,華晨以“全心全意打造經濟適用型汽車”為發展定位,堅持自主創新與合資合作并重,通過自主創新激發內生動力,堅持開放合作實現共生共贏;本著“共享、聯合、跨越”的原則,

積極推動自主品牌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作為國內汽車合資股比自由化的試水者,華晨是最早引入國際高端品牌的汽車企業,從本世紀初就與寶馬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2018年10月,華晨與寶馬簽約,根據協議購買華晨25%的股份。

同時,我們承諾將更多更好的車型移植到中國進行R&D和生產,大力推進中國本土化戰略,引入更多供應商到中國發展。雙方合作期限也從2028年延長至2040年,從產品、資本合作到技術合作。

我們將在新能源領域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未來還將在儲備氫動力技術、整車控制技術、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數字化研發等前瞻性技術領域開展深度合作。“華晨和寶馬非常有信心一起把合資蛋糕做大。

從而使中國股票的股息收入不會因為股比的變化而減少。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例子。”閻秉哲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全球汽車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不斷涌現,華晨正在積極布局,構建共同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鏈。具體來說,一是加大對新能源、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重點領域的投入。

在鞏固和深化與寶馬等公司合作的基礎上,我們將在德、日等海外地區聯合建立R&D機構,開發面向未來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我們必須與許多高端信息公司進行良好的合作。

通過大數據管理和智能網聯實現轉型升級;二是建設先進高效的智能工廠,促進汽車智能制造與智能汽車的雙向并行。另外還要和很多電商平臺合作,打造汽車銷售的新平臺。

重點在“一帶一路”布局KD(零部件組裝)工廠和銷售網絡,做到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并重。出行服務方面,華晨與網約車平臺、大數據平臺、銀行、保險、投資、基金等金融機構合作,共同打造智慧出行平臺。

加速從汽車制造商向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此外,華晨還創新金融合作新模式,汽車產業重心一直向后市場轉移,積極布局共享出行業務,創新汽車金融合作模式,開辟汽車產業新的增長極。

積極布局汽車后市場

目前汽車行業的重心正在向后市場轉移。在后細分市場,華晨作為傳統汽車制造企業也在積極布局。據閻秉哲介紹,華晨集團已經確立了從傳統制造企業向制造服務業轉型的戰略目標。

在汽車金融、汽車租賃、汽車回收拆解等方面積極布局汽車后市場,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在汽車金融方面,華晨先后成立了華晨東亞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和金鹿神華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為整車銷售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在汽車租賃方面,華晨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上海華晨汽車租賃公司。

2016年,成立宋華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在傳統租賃業務基礎上開展在線租車和長期商務租賃,加速集團向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在汽車回收拆解方面,華晨擁有整車回收拆解資質,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

未來,華晨集團將繼續拓展汽車改裝、汽車保險、二手車銷售等汽車后市場業務。把汽車后市場作為價值鏈的拓展,促進整車銷售,提高服務附加值,打通汽車生態圈,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夯實新核心競爭力

高質量發展是實現中國汽車工業振興的必然要求。在經濟發展、技術進步、消費升級等因素的推動下,中國汽車產業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市場容量波動,產業結構深度調整。隨著國內汽車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面對增長放緩、競爭加劇等挑戰,華晨堅持高質量發展路線,助力民族品牌不斷發展壯大。據悉,華晨將著力在改革創新、開放合作等方面尋求突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閻秉哲告訴記者,在改革創新方面,華晨明確從體制機制入手,以國有資本投資改革為重點,以三項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整體設計,整體推進。在開放合作方面,要努力打造涵蓋R&D、采購、制造、

以完整的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銷售和售后服務,完全適應未來的市場競爭。通過寶馬支持的華晨振興項目,繼續深化與寶馬、雷諾、麥格納、三菱等知名企業在整車開發方面的合作,

努力形成“科技研發-整車制造-動力總成-重要零部件-汽車服務”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局面。通過全方位開放合作,改變企業競爭格局,打造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核心競爭力。

未來,華晨集團計劃用五年時間建設兩個海外KD工廠和兩個海外R&D中心,重新布局全球發展格局,將華晨集團打造成定位清晰、主業突出、品質卓越、品牌良好、競爭力強的中國知名汽車企業集團。

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

勇闖改革創新深水區

2019年4月起,華晨集團創新發展進入新時期。在遼寧省國資委的指導下,華晨明確從體制機制入手,以國有資本投資改革為重點,以三項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整體設計,統籌推進,取得突破。

首先,華晨建立了“小總部、大產業”的發展格局。按照“管資本”的功能定位,集團總部作為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開展投融資、產業培育和資本運營。作為運營的核心和利潤中心,

統一管理關聯企業的產品研發、品牌建設和資源配置,統籌產業運營。其次,華晨打造了一支有知識、有技術、有創新的干部隊伍。要拓寬視野,通過內部競爭和面向市場的公開招聘,發現和儲備優秀年輕干部。

干部隊伍正在向年輕化、專業化方向轉變;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實行更加積極開放的人才政策,建立充滿競爭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不斷增強企業發展的動力活力。

華晨正在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秉承“資源互補、協同發展”的理念,堅持“聚焦主業、混合增量”的原則,依托國企改革“百花齊放行動”的政策支持,在東北先行先試,

通過規劃戰略藍圖、搭建產業平臺、選擇合作伙伴、講述輝煌故事,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建立更加市場化、更具活力的企業管理機制。

華晨將繼續推進集團產業整合優化,明確以“專心造平價車”為發展定位,收縮戰線,聚焦主業。充實重點企業股權資本,引進戰略投資者,做強做優做大;采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等多種方式,

逐步剝離和清理非核心業務和虧損企業,使優秀資產向主業集中,優化集團產業布局和資產結構。

把握趨勢贏在未來

未來,“新四化”已經成為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智能制造和輕量化深刻改變了汽車制造模式;新零售模式的出現,讓車企和電商平臺跨界融合。

攜手打造全球市場;傳統車企也通過與互聯網公司、金融機構的合作,從汽車制造商轉型為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技術趨勢和共享化、個性化的市場消費新理念的推動下,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此,傳統汽車制造企業應如何應對挑戰,成為業內廣泛關注的共同命題。

在華晨看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必將使汽車產業再一次發生深刻變革,傳統汽車企業要把握住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應通過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應對產業變革帶來的挑戰。

一方面,車企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當前,汽車產業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體系轉型升級,促進智能汽車與汽車智能制造雙向并行,傳統汽車企業要加大技術創新,加快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技術轉型,

加快新能源電機、電池、電控的“三電”技術的突破;樹立互聯網思維,實現車聯網、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硬件和軟件同步發展,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的生態;轉型出行服務,

在商業模式、用戶體驗、應用場景等方面進行融合創新,滿足消費者的出行需求。

另一方面,要加大開放合作力度。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汽車產業也正在發生重大變革,產業形態由單一企業向聯盟化、集團化發展,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開放合作成為大勢所趨。”閻秉哲說。

作為傳統汽車制造企業要通過資本創新打通合作渠道,實現共贏,積極尋求在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和國際資本之間的開放合作;要通過共享、聯合、跨界的技術創新模式實現中國品牌車企的轉型升級,以技術共享,

實現優勢技術互補;通過與電商和新零售平臺的合作,實現汽車流通全流程數字化改造、電商模式的改良,重建銷售渠道開設大賣場、以汽車為載體的金融業務拓展等新零售模式。

對于華晨而言,正在構建的全新產業生態鏈、著力打造的融合發展新格局,正是面向未來汽車產業顛覆式革命交出的答卷,而這必將開啟全球汽車生態的新范式。

關鍵詞: 華晨 跨界融合 汽車生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