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流量時代指的是什么(后流量時代指的是什么)

繼6月經銷商庫存指數短暫回落后,7月汽車經銷商庫存再次站上高位,達到62.2%。比6月份增長11.8%,同比增長8.3%。

繼“國家五年計劃”中50%以上的庫存導致6月經銷商庫存指數短暫下降后,7月汽車經銷商庫存再次站上高位,達到62.2%。比6月份增長11.8%,同比增長8.3%。

后流量時代指的是什么(后流量時代指的是什么)

超過庫存安全線的50%。

車賣不出去,整個產業鏈都有壓力。筆者了解到,某大型汽車集團開始為員工取消補充公積金,一位從事汽車物流的人士也透露,由于前端市場的影響,今年其薪酬水平下降了30%。然而,汽車市場不景氣。

感受最深的應該是一線經銷商,與此同時,新的經銷方式也悄然出現。

“圖書館有車,不搬的話每天會有很多費用。”一位自主品牌的經銷商告訴筆者,庫存的車輛基本都是通過財務手段從廠家拿的,一定時間內賣不出去,會面臨很大的資金成本,加上車位和保養費用。

每天都感覺“壓力很大”。

不過,讓他感覺壓力最大的并不是汽車短期的滯銷。“5、6月份庫存透支,7、8月份是傳統淡季,所以這兩個月車市不好很正常。”他告訴筆者,最讓這些一線營銷人員不解的是傳統營銷模式和導流模式的逐漸失效。

以前車商除了自然的到店流量,主要是通過展會、垂直網站導流、廣告以及各種促銷活動來收集客戶。但隨著互聯網紅利的退卻,無論是線上導流還是線下集客,流量轉化率越來越低,成本越來越高。

根據AC Auto和Gaspar Auto發布的《2019汽車經銷商運營現狀白皮書》給出的數據,從單位成本來看,目前平均獲客成本超過240元/件,而高端品牌已經突破了270元的單價,而其最終成交訂單的轉化率基本徘徊在3%左右。

今年年初汽車之家遭遇的“堵門”,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互聯網導流成本高,線索質量下降,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很多經銷商可以接受的臨界點。聲稱要“禁止”汽車之家的經銷商,除了撕破臉,別無選擇。

畢竟包括汽車之家在內的垂直媒體仍然是經銷商聚集客戶的流量入口。

不過,除了傳統模式,經銷商和廠商也在探索一些新的圈子和社會化營銷模式。和普通的電商零售模式一樣,隨著流量紅利的結束,流量電商階段正式成為過去,新的社區電商階段已經到來。

與前一階段主要靠流量不同,社區電商更多的是基于社區用戶群體和場景,打通線上線下。

比如國內第一二手車電商心有集團與今日頭條達成合作,在APP頁面接入心有二手車網上商城,一方面拓展心有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了解車皇的潛在消費群體。

它還可以幫助心有平臺上的汽車經銷商精準觸達目標人群。

不久前,SAIC的車享平臺也攜手騰訊汽車,希望打造汽車新零售生態。車享擁有一個O2O汽車銷售電商服務品牌“車享新車”,還擁有一個帶售后服務的車享家。它在一、二、三線都有立體的渠道布局。

在騰訊的整個生態中,除了微信這樣的大流量入口和社會化營銷土壤,還有大數據分析能力,依托騰訊汽車商城豐富的線上購車場景和車享的線下門店資源,從看車、選車到買車,打通線上線下,打破場景限制。

為用戶提供全流程的購車服務,通過協同響應,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線上線下流量的無縫轉化。

以前消費者想買車,要么直接去線下銷售店,要么先圈定品牌和車型。然而,他們會通過垂直網站了解相關信息,然后進入預定的試駕,然后流向終端4S店。現在,隨著汽車的普及,

消費者買車的決策周期在縮短,社交媒體的興起可能會讓消費者因為一些高頻的推送刺激而產生購買的想法。如果我們能夠快速響應這些年輕消費者的購買需求,高效提供線下完美服務,

這可能會帶來新的交易。

這種基于社區的場景營銷不僅出現在線上,線下也是如此,單一的4S模式逐漸不被造車新勢力所選擇。越來越多的新品牌愿意將智慧門店和體驗店設在人流量大的商場和購物中心。

能與吃、穿、用等其他消費場景無縫結合的領域,才能激起年輕人的消費需求。也有越來越多的初創品牌選擇與包括滴滴在內的出行公司合作,用這種“觸手可及”的方式與有實際體驗的消費者建立聯系。

傳統的4S模式仍將長期存在,但在新的市場需求和特點下,更多的經銷方式將逐漸出現,有些可能只是曇花一現,但有些可能會給當前壓力下的經銷商帶來一絲曙光。

關鍵詞:后交通配送模式變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