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6.4%,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繼續下跌,新能源汽車銷量僅增長1.8%,增速放緩。業內人士分析,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
5月份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6.4%,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繼續下跌。新能源汽車銷量僅增長1.8%,增速放緩。業內人士分析,國家刺激政策的出臺可能會改變車市持續下滑的局面,但回暖還需要一段時間。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披露5月份國內汽車市場銷售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汽車市場銷量為191.3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4%,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1.8%。
中汽協數據顯示,前5個月汽車產銷仍處于低位。下半年,隨著符合國六標準的車輛越來越多,以及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果,將對我國汽車市場發展釋放積極信號。
車市連續11個月下滑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汽車累計生產184.83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2%,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6.7%。5月份,國內汽車市場累計銷量191.3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4%。
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1.8%,產銷同比降幅擴大。1-5月,國內汽車市場產銷分別為1023.7萬輛和1026.6萬輛,均比去年同期下降13%。
降幅分別比1-4月份擴大2個百分點和0.8個百分點。
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乘用車市場產銷量降幅仍大于整體車市。5月份,乘用車市場產銷分別完成149.1萬輛和156.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10.2%和0.9%。
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3.7%和17.4%。2019年1-5月,乘用車市場累計產銷分別完成837.9萬輛和839.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5.6%和15.2%。
轎車細分市場產銷量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3.1%和13.4%;SUV產銷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17.9%和15.7%;MPV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1.1%和23.9%;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0.1%和13.1%。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受國五和國六切換影響,大部分消費者處于觀望狀態。即使車企的促銷活動五花八門,也沒有達到相應的預期效果,潛在消費者變得更加謹慎。”
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持續失守
截至目前,已有12家車企公布了5月份的產銷數據。從各車企的銷量來看,只有江淮汽車實現了11.46%的同比增長。
5月銷量為3.91萬輛;其余11家汽車公司,包括SAIC、廣汽集團、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和北汽新能源,5月份的銷量都處于下降趨勢。
合資板塊,除日系合資品牌外,其他合資品牌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法系合資品牌大幅下滑。神龍汽車5月銷量僅為8698輛,同比下降67%;東風雷諾5月銷量降至1008輛。
日系品牌中,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廣汽豐田、一汽豐田5月實現同比增長。東風日產5月銷量雖未實現同比增長,但降幅較低,僅為0.84%。
在豪華車市場,二線豪華車品牌銷量大踏步前進,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沃爾沃等品牌均實現正增長。雷克薩斯5月份的銷量飆升了150%,達到1.7萬輛。不過,也有豪華車品牌出現了銷量下滑。
奧迪品牌在BBA陣營的銷量在5月下降了7.4%。
此外,從5月份自主品牌的表現來看,其市場份額繼續下跌,創下三年來的新低。中汽協數據顯示,5月自主品牌汽車累計銷量56.5萬輛,同比下降28.1%,市場份額36.2%,較去年同期下降5.4%。
前5個月,自主品牌累計銷量333.5萬輛,同比下降23.4%,市場份額39.7%,較去年同期下降4.2%。
崔東樹表示,“當國內汽車市場環境好的時候,自主品牌的表現也會跟著好起來;但當車市下行,車企比拼質量和核心競爭力,自主品牌的短板就暴露出來了。”
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
5月份,在國內汽車市場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新能源汽車依然呈現逆勢增長。中汽協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2萬輛和10.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6.9%和1.8%。2019年1月至5月,
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8萬輛和4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6.0%和41.5%。
中汽協副秘書長史建華說:“一方面是政策原因。補貼的減少導致消費者在前幾個月集中購買力。隨著補貼的下降,部分車型出現漲價,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另一方面,目前正處于國五國六的過渡期。
為了清理庫存,車企和經銷商推廣國五車型,國五車型價格走低。一些想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轉而購買國五車型。"
不僅如此,有業內人士認為,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也與新能源商用車銷量減少有關。由于補貼下降,銷售提前釋放,5月份銷量有所下降。
刺激政策出臺,疲勢下半年有望舒緩
業內分析,7月1日起部分省市將開始實施國六排放標準,6月國內車市將處于深度調整期。車企和經銷商將加速釋放國五庫存的壓力。在這種環境下,6月車市銷量可能會有所回升。
而且為了挽救車市的頹勢,國家層面也出臺了相應的刺激政策。2月,國家發改委聯合十部委重啟“汽車下鄉”政策,推動農村汽車市場消費升級;但目前由于10萬元的鄉鎮市場相對飽和,
“坐車下鄉”效果有限。
6月初,廣州和深圳同時發布通知,提高小汽車車牌限行。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廣州和深圳分別新增10萬輛和8萬輛。6月6日,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
要求破除小客車消費壁壘,嚴禁各地出臺汽車限購新規,不再增加限購城市,由限購轉向引導使用;此外,要求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限行或限購,已經實施的要取消,這將對乘用車市場帶來相對積極的影響。
也將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增長。
業內人士分析,國家刺激政策的出臺可能會改變車市持續下滑的局面,但回暖還需要一段時間。王林林
關鍵詞:汽車市場自主份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