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政策)于2018年4月1日正式實施,對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產生影響。
備受矚目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政策)于2018年4月1日正式實施,對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影響巨大。全媒體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大大小小的車企通過各種方式扎堆推出新能源汽車項目。
以達到“降低”平均油耗的目的,同時在傳統燃油車領域發展SUV和大型車,這與雙積分制的目的相悖。未來,如何保證“雙積分”政策的有效落地,積分如何交易,積分的交易價格將成為焦點。
“二重積分”強制
車企增加了更多的新能源車。
雖然根據“雙積分”政策,積分正式進入考核的時間是2019年,但雙積分制度的很多關鍵細節亟待落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車企都在以前所未有的熱情積極“戰斗”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成效明顯。
全媒體記者注意到,根據3月12日發布的《2016 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公告》結果,2016年國內124家乘用車企業實際平均油耗為6.43升/百公里。
超過了第四階段乘用車平均油耗標準要求的2016年度分解目標,即6.7升/百公里。2016年乘用車行業整體平均油耗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當之無愧的“最大功臣”!數據顯示,2016年新能源汽車納入之前,平均油耗達標的自主企業數量為23家,不達標企業數量為35家;經統計,達標企業增至44家,不達標企業增至16家。
也正是上述數據引發了業內的擔憂。「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是否涉嫌「偏差」?多家汽車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雖然總體上平均油耗在逐年下降,
即使2016年全行業乘用車平均油耗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但主要還是依靠新能源汽車。具體到傳統燃油車,降低油耗的壓力非常大。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雙積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實現降低傳統燃油汽車油耗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雙重目的。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這也是國家采取平行管理的原因。如果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戰略問題,
降低傳統燃油車的油耗是一個戰術問題。
市場現狀:傳統燃油車上演“最后的瘋狂”
據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統計,2013-2016年,國內傳統能源乘用車平均軸距增加48mm,平均車長增加119mm,平均整備質量增加54kg。
其中,轎車、SUV、MPV和跨界乘用車的整備質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88%、1.87%、0.77%和8.5%。
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節能研究部經理陳川對媒體表示:“近年來,SUV和國內乘用車市場大型化的趨勢,將加大傳統燃油車降低油耗的壓力。
甚至影響到2020年乘用車行業百公里平均油耗5升目標的順利實現。業內專家表示,雖然“渦輪增壓和缸內直噴技術”等技術在傳統乘用車市場日益普及,但SUV和大型化是降低油耗的巨大障礙。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近年來的SUV和大型化是“最后的瘋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陽建議,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規模和產業成熟度的不斷提升
現階段,政策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的“特殊照顧”也將逐步減少。記者注意到,2020年后,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第五階段標準將實施,新能源汽車在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中的優惠倍數將降低,傳統燃油汽車的燃油經濟性要求將更高。
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導向將主要通過新能源積分的要求來體現,有助于行業企業在關注傳統燃油汽車油耗降低的同時,發展新能源汽車。
專家分析
積分交易價格成為焦點。
“雙積分”政策的核心焦點之一是積分交易問題。根據政策,新能源汽車積分只能買賣,不能在不同廠家之間轉讓,甚至不能在關聯企業之間轉讓;油耗積分只能在關聯企業之間轉移,不能同時購買。
根據此前的相關管理辦法,今年的積分交易將于7月至9月啟動并完成。
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節能研究部部長任歡歡透露,為保證積分交易平穩有序進行,政府層面將推動建立積分交易平臺。積分交易平臺將體現企業自由交易原則,設計企業競價和撮合交易功能。目前,
具體實施細則還在研究中,將于近期發布。
企業之間的積分交易價格如何設定?多數企業持觀望態度。記者注意到,積分價格在專家組內部也有過多次計算,有“1000 ~ 6000元”的,也有“1000 ~ 3000元”的。為此目的,
從去年開始,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聯合行業機構和50多家主流企業,對積分價值和交易價格進行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預測2016-2017年積分建議交易價格在每分鐘1500元左右。根據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
這個價格只是從研究層面給企業一個參考。
一些機構的研究也顯示,新能源正積分的購買者可接受的價格在5000元以內。業內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正積分可以自由交易,完全由政府定價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積分市場也要遵循價值規律中的供求關系。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鄧麗)
關鍵詞:雙重積分救命稻草積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