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經濟意義(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經濟意義)

去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優異表現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一抹亮色。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同比增長102.7%。

新能源汽車的優異表現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一抹亮色。

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經濟意義(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經濟意義)

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產銷同比增長102.7%和109.7%。中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持續自主創新和品牌效應的新時期,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全新階段。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不僅帶來了市場活力,也體現了中國經濟蘊含的巨大潛力,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新能源汽車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分別完成127.05萬輛和125.62萬輛,同比增長59.92%和61.74%。

據了解,北京、上海、山東、遼寧、浙江、湖南等地正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計劃打造集整車制造、R&D、零部件、應用于一體的產業基地。

新能源汽車推動了造車“新生力量”的蓬勃發展,一批互聯網公司也為中國汽車制造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下轉2版)(下轉1版)在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上,琳瑯滿目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已經穩穩登上了車展舞臺。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品牌、類型、功能、外觀,不斷刷新著過去國人對中國制造的傳統印象。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也得益于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可度的提高。據中汽協統計,2019年1-4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新增14.5萬臺,同比增長47.3%。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表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取得了長足進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撐體系。在創新驅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加快發展,市場結構不斷優化。

消費者熱情逐漸高漲。

新趨勢催生市場新機遇

“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快車道’,正迎來更大的市場‘爆發期’。”比亞迪汽車董事長王傳福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是中國協調推進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范例之一。

電動汽車100委員會主席陳清泰認為,汽車電動化是新一輪汽車革命的序幕,汽車綠色、網聯、智能、共享的趨勢將充分釋放未來汽車的經濟潛力。

隨著5G等技術的運用,催化效應越來越明顯,加速了網聯化、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融合。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表示,下一階段汽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將是吉利的重點方向。

近年來,吉利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投入累計超過300億元,帝豪、領克系列自主新能源和網聯智能汽車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

中國車企在深耕純電動汽車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多年前,以北汽福田汽車為代表的本土車企開始自主研發氫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目前福田汽車的氫燃料電池客車已經發展到第四代。

技術和性能日趨成熟。

北汽福田汽車歐輝客車副總裁秦志東表示,隨著氫燃料電池電堆等核心技術的完善、氫氣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加氫站的逐步普及,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在不久的將來進入大眾生活,有望成為汽車市場新的增長點。

陳清泰認為,汽車顛覆性變革的底層技術是可再生資源,是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高度融合,而這些方面恰恰是中國近年來發展較好的新興領域,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如果能把握好,就會創造新的機會。

高質量發展

加速釋放綠色新動能

汽車工業在我國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汽車”消費是我國居民的主要消費支出之一。

中國汽車產銷量連續十年位居世界第一,本土汽車產業發展持續加快,有助于出行機動化,大大擴展了人們的經濟活動半徑,也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和進步。

業內普遍認為,中國汽車工業經過多年的中高速增長,已經進入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新階段。雖然去年以來我國傳統燃油汽車產銷有所放緩,但并不存在汽車產能過剩。

“中國千人汽車數量不到全球平均水平,是日韓的兩倍多。中國的汽車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陳清泰說。

在市場變化中,“危險”和“機遇”往往并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董陽表示,中國汽車工業面臨轉型升級,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將成為下一階段的產業重點。

加快科技創新,加速釋放汽車綠色智能發展新動能正在上演。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快速發展。以前是政策驅動,現在轉變為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可以推動汽車產業向高質量發展。”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說。

黃利斌預測,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可能超過150萬輛,將通過驅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充電設施建設等措施,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節能減排政策的引導以及綠色消費理念的提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繼續為中國經濟發展釋放綠色新動能。

關鍵詞:新能源產業發展新動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