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冬”是一個從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年的核心關鍵詞,全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很多車企都在經歷大浪,但往往是退潮的時刻,我們才能看到市場上的是誰。“裸泳”和誰是“冬泳”。那么繼上一篇文章《十佳自主新車》之后,我們將繼續評選在嚴冬中脫穎而出的合資品牌十大車型。
PS:“十佳評選”已進入第五個年頭。它基于我們汽車審查團隊的高質量意見。——總結了每款新車入選前十的核心原因。這也是大家買車換車的原因。對汽車最直接的參考。如有遺漏或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廣汽本田皓影
選擇理由:本田更懂年輕人的全能SUV
作為我們剛剛試駕完的一款全新車型,皓影從剛開始的驚艷外觀到試駕后的行駛品質都能給我們滿意的交代。即便是相比已經給人有些油膩印象的CR-V,皓影無論從外觀還是熱門配備上,可能都更符合年輕朋友對“本田SUV”的印象。
除了外觀統一為本田運動型家族式中網之外,皓影還在其他細節上花了不少功夫。例如,LED流水轉向燈首次在本田車型上采用。尾燈方面,除了采用更銳利、更細長的燈組外,尾燈采用了隱藏式設計。D柱上的轉向燈也相當驚艷。另外,BlackEdition版本相當于官方的《黑暗武士》風格改裝,性能控的朋友大概會有收獲。
說到內在,皓影值得稱贊的有兩點。一方面,它配備了無線充電功能,這在同級別主要競爭對手中還是首次出現。另外,配置清單的整體誠意也比CR-V有更大的優勢。
第二點當然是駕駛品質。此前我們試駕了Kingpin的1.5T版本。這臺被“榨”出193馬力的發動機,即使是在小慣量渦輪的影響下,應對中低速路段也確實不弱。整體線性表現還是不錯的。更大的品質亮點來自于底盤,底盤更厚,遠遠超出了我們通常對日系車的印象。它既舒適又整潔。
在目前主流的A級SUV中,皓影不說有什么突出的點,也不說個性十足,但在CR-V各方面都沒有缺點的前提下,它變得更加運動和還給出了更詳細的升級。
梅賽德斯-奔馳GLB
選擇理由:集豪華、實用、性價比于一體的奔馳SUV
梅賽德斯-奔馳幾乎每年都會推出讓您驚喜的車型。可以說,在BBA,豪華已經成為其最鮮明的標簽。今年同樣令人驚艷的無疑是新上市的奔馳GLB。尤其是當我們體驗過實車的內飾之后,對于標準的德式豪華還是可以給予高度評價的。
事實上,無論是去年流行的A級轎車,還是今年網紅的GLB,我們都可以發現,奔馳無論面對什么級別的定位,都愿意為新車帶來最新成果。因此,在售價超過30萬元的GLB車上,依然可以看到簡潔大方的車身線條、大連屏式的內飾設計、實時出行導航、智能停車等。
重點是七座布局。針對國內限牌、開放二胎的趨勢,這個設施有點晚了,但好東西不怕耽誤。軸距mm的GLB第三排絕不是應對交叉交通的水平。——實測放倒時,第三排的空間并不遜色于七座標桿漢蘭達。此外,第三排杯架、儲物格甚至USB充電口一應俱全。照顧程度值得肯定,沒有“臨時湊合”的感覺。
東風本田艾里遜混合動力
選擇理由:基于傳統商務舒適的經濟
所有新艾里遜車型均標配混合動力系統,這意味著它的定位已經非常明確。——不僅是一位舒適自在的商務代駕,更是一位經濟實用的家庭奶爸。我們試駕以來,電機系統配合的安靜性以及在擁堵城市路段實測百公里7.0L的油耗可以說是同級別MPV難以達到的水平。
正是因為這樣的油耗表現,測試艾力森混動的同事在中低速加速時依然能夠達到“輕快”的感覺,這也是這款車的另一大亮點。基本上,它在城市道路上完全失去了傳統MPV的“肉感”。”,而切換到運動模式后,即使在起步階段,依然有不少“性能”的感覺。——可以實現艾里遜混動9秒的0-100加速時間。部油耗工信部基本比——好,5.9L/100公里大很多,此時艾里遜混動“熱血老爸”的形象就被勾勒出來了。
空間實用性依然是MPV的終極追求。艾莉森混動第三排頭部和腿部空間充足,第三排座椅靠背角度可以調節;此外,其第三排座椅在折疊時采用下沉式設計,保證了最大的儲物空間。而第三排向外翻轉的功能,讓家人出行時更加舒適。
總而言之,MPV車型依然是最適合兩個孩子家庭的選擇,而艾里遜混動的本次升級基本主打“輕量化”和“油耗”。這款全能MPV會是你的選擇嗎?
奧迪Q3
選擇理由:不僅看軸距長度,更看技術深度
我們對這款車有很強的話語權,因為國內第一張店內實拍照片是我們發布的。作為最懂國人需求的豪華品牌,奧迪對其主力SUV車型之一Q3的換代也不會讓人失望。盡管這款奧迪車沒有“L”尾標,但這一代不僅軸距更長,而且技術深度也很深。
首先,與老款車型相比,新款奧迪Q3的車長和軸距分別增加了100mm和77mm。我們173cm的胖同事進行了實測,發現后膝蓋只剩下一拳或者兩根手指,這在同級別SUV中已經算不錯了。性能方面,此外副駕駛電動調節、后排前后移動、后排通風口、USB接口、全景天窗等配置在BBA緊湊型SUV中也有很大優勢。
車內系統配備了可通過OTA在線升級的MMI系統,這在新Q3剛上市時就體現出了巨大的誠意。還提供配備全液晶儀表板的虛擬駕駛艙。可以說,這是一款比較入門的車。奧迪SUV在技術方面完全跟上了家族的最新潮流。
無論是大眾還是奧迪,一直都能根據國人的需求提供物有所值的產品。目前來看,Q3網絡也能提供相當優惠的價格,甚至只需22萬出頭就可以加四圈購買。享受。今年,更具運動感的Q3Coupe有望推出。它會是你最喜歡的選擇嗎?
凱迪拉克XT6
入選理由:美式奢侈品也進入二胎時代
凱迪拉克在年比較成功,家族成員的新車受到了很多好評。此外,ATSL的大幅降價也贏得了足夠的銷量和熱度。但最核心、最重要的無疑是六/七座布局的XT6的登場。終于,在國人長期限購、二胎開放之后,這道“不怕遲到”的好菜終于面世了。
自從凱迪拉克XT6推出以來,我們的編輯團隊就用它來對比紅旗HS7、別克昂科拉和林肯飛行家。事實證明,這款車的核心競爭力確實不小,即使與“配置流量”相比,自主品牌車型HS7和XT6在性價比方面也絲毫不弱,并且在市場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績。奢華和空間體驗方面。
讓我們重點關注空間方面。如果凱迪拉克XT6只使用兩排,mm的軸距可以給第二排提供充足的空間。一位身高175cm的同事測量后排膝蓋距離可以達到近三拳,雙腿可以交叉。完全沒有問題;至于第三排的空間表現,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如果考慮到第二個孩子,那么孩子坐也不是大問題。
在最終動力方面,凱迪拉克在參數上從來不吝惜。XT6全系均搭載2.0T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41馬力,匹配9AT變速箱。此外,中高端車型還配備了軟硬調節的可變懸架以及適時四驅。駕駛。總體來說,XT6可以說是一款值得考慮的產品,將美式豪華與符合國情的實用性相結合。
廣汽豐田雷凌/卡羅拉
選擇理由:底盤品質提升,油耗依然優異。
雷凌/卡羅拉可以說是編輯部年測試次數最多的車型,作為“國民級”神車,我們從不同維度驗證了它的價值。最終,無論是底盤舒適性、空間實用性還是燃油經濟性,它仍然是大家心目中無可替代的“第三”車。一個溫暖的家庭男人。”
先說更換后全系標配的獨立懸架。我們這幾個月對它進行了三輪測試,對底盤的評價是“真香”。四輪獨立懸架在分散顛簸和坑洼方面做得很好,而且這一代的彈簧明顯調得更軟了。畢竟是一款純家用車型,所以整車感覺比老款更加高級。該模型已改進了幾個級別。
那么改用多連桿后懸架會不會壓縮后排空間呢?我們身高175cm的同事測量后排空間只有兩拳多一點,和上一代基本持平。這一表現在同級別A級車中也達到了優秀水平。更大的改進在于,與老款車型相比,新車雙擎版的電池布局不再壓縮到后備箱空間中,實用性進一步增強。
至于我們測試的雷凌/卡羅拉雙擎版,油耗部分當然不是問題。到目前為止,無論是試駕還是朋友的家用車,市區百公里油耗基本保持在5L以內,可以說是A級中無敵的——代雷凌/卡羅拉轎車。完全是根據自身的優勢,進一步補充自己的不足。預計年將躋身轎車銷量前三名。
亞太地區沃爾沃XC40
選擇理由:安全至上,配備同級唯一自動駕駛系統
作為沃爾沃SUV陣容中的入門級產品,XC40的國產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二線豪華品牌車型選擇。尤其是目前基于綜合網絡折扣僅22萬元出頭的價格,競爭優勢相當明顯。
說到沃爾沃這一代車型,顏值是不得不提的一個要素。雷神之錘和維京斧頭的前后大燈勾勒出北歐“冰冷”美學最引人注目的魅力。外觀包裹更加簡潔,可選配雙色車身的XC40進一步符合了這種簡約的審美。
安全性也是沃爾沃車型另一個不得不提的要素。XC40雖然是一款入門級SUV車型,但其安全配置依然是同級中最強的。全系標配包括車輛/行人檢測、車道保持、疲勞提醒等主動制動城市安全系統,此外,它還是同級唯一支持PilotAssist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
最后,我們來到了大家都在談論的“北歐機箱”。其厚實堅韌的結構不一定是最舒適的,但沃爾沃這種獨特的舒適性和平穩的駕駛體驗相信是你對XC40愛不釋手的原因之一。
全新起亞K3
選擇理由:外觀質感至上,給家滿滿的誠意。
近年來,韓系車的熱度逐漸減弱,需要一款足夠驚艷的四人座產品來扭轉局面。毫無疑問,年這款誠意之作的產品就是起亞K3。作為一款沉寂已久、終于被取代的車型,K3可謂是“改頭換面”。無論是LED燈帶裝飾還是質感更好的虎嘯前臉,整體造型回歸到了好看但不激進的審美層次。
相比更加“潮”的外觀,內飾的進步也讓人眼前一亮,無論是整體設計還是用料做工。其中中控雙大液晶屏以及飛機艙式按鍵都有種逆襲自主品牌的感覺,這在這個級別的合資車中還是比較少見的。另外,黑色和金色的裝飾面板質感很好。這種偏暗的磨砂金色并不會造成太多的油膩感。
除了做工、用料上有明顯進步外,配置上也有底氣與自主品牌競爭。其中車道偏離、ACC、盲點警示燈技術裝備基本都具備,而靈敏度出色的無線充電和語音控制系統也安裝在起亞K3上。可以說,它補充了合資模式本身不擅長或考慮節省成本的各個方面。
我們之前試駕過1.5LCVT車型,一開始感覺不錯,很輕,但車輛還是以家用為主,平順性也值得稱贊。根據15公里左右的城市路段實測,該車6.4L/100公里的油耗仍處于同級平均水平以上。
豐田亞洲龍
選擇理由:日式豪華加成,實測油耗低于30分/公里
亞洲龍自上市以來熱度并未減退太多,其在B+級轎車細分市場的持續熱銷足以說明其定位和產品實力的成功。作為大家都關注的重磅車型,編輯部在年也對其進行了多次測試,并一致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首先,在豪華方面,豐田在雷克薩斯品牌上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對于亞洲龍可以說是駕輕就熟。通過我們的實際測量,我們發現底盤的舒適度、用料的精細度以及整車的安靜度都達到了豪華品牌的優秀水平。尤其是在120km/h左右的高速巡航時,安靜、穩定的感覺甚至有BBA車的感覺。不適用于某些型號。
我們在賽道上測試過亞洲龍,也在高速公路上測試了滿員5人的——的油耗。我們很難想象B+級長軸車居然能跑圈?而且這種噸位的車能經濟嗎?事實上,賽道上可變懸架的燃油版阿瓦隆,以及滿載時可高速行駛的雙引擎版本,都給了我們滿意的答案。
經過此前在廣州、深圳的百公里全乘客測試,亞洲龍的實際油耗為4.2L/100公里,甚至低于顯示屏上顯示的4.5L/100公里。要知道車上坐滿五個人時,汽車的油耗是4.2L/100km。直接參與其中,所以亞洲龍雙擎版徹底突破了B+級車型油耗高的問題。
這個時候如果你再想一想,你就會明白為什么定位更高的車型能夠反過來瓜分凱美瑞市場了。以目前亞洲龍的價格來看,無論從家用還是商用角度,誰能做到呢?愛在哪里?
雪佛蘭科魯茲
選擇理由:家庭一流,達到運動與家居生活的平衡。
我們還清楚地記得,曾幾何時,雪佛蘭克爾維特擊敗了老大哥科魯茲,正式成為家族的銷售支柱;而年,同樣的演繹延續,顏值與實用兼具的科魯茲登場,月均破萬元。銷量,成為雪佛蘭最新的“頂級”車型。
雖然我們之前在實拍中發現了科魯茲和別克英朗的“相似之處”,但運動感更強的科魯茲實際上在外觀上表現得特別出色,尤其是在RedLine尚紅套件的幫助下,搭配了熏黑的輪轂,車標、后視鏡等,結合超大格柵和紅色線條的輪廓,讓該車看起來像一些入門級性能車一樣運動。
回到內部,科魯茲在紅色縫線和儀表盤的顏色上仍然具有不錯的運動感,但實際乘坐感覺仍然是一個普通人:空間方面,一個173厘米的胖子測試了后排膝區空間一拳、三指的表現與英朗一致。可以說在十萬級車型中算是比較優秀的了。此外,工信部5.2L的百公里油耗也是科魯茲的一大家居亮點。——今天你會發現那些兼顧運動和油耗的車型其實很受年輕人的歡迎。這也是年輕朋友們最關心的因素。
如果說家用的英朗能夠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那么同樣擁有家用核心、運動氛圍濃厚的科魯茲則主打年輕化市場,在運動與家用之間取得平衡,開拓新市場。情況。最終月銷量頻頻破萬,已經說明了科魯茲定位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