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起亞汽車推薦品牌平價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起亞汽車推薦品牌平價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為什么現在很多大企業都要開始生產口罩,比如富士康,比亞迪?
我認為這些企業生產口罩有以下原因
這種做法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的大背景下,基于落實當地政府要求,迅速應對疫情所需。
口罩的生產并不復雜,原料供應沒有問題,生產線轉型快,工藝也成熟,很多紡織企業,可以一夜之間由服裝生產線改為口罩生產線,速度是相當快的。.
在目前疫情防控階段,口罩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醫護人員,患者,普通老百姓,對口罩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庫存和目前口罩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是遠遠不能滿足現在這個階段人民需求的。
即便如此,可能也無法滿足目前市場的需求,市場上想方便買到大量口罩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富士康上海工廠的工人總人數預計達到20萬人,全國各地工廠的工人規模更是多達百萬級,比亞迪目前員工總數超過20萬人,按照當前的防控標準,防疫物資需求巨大。口罩需求很難通過社會渠道解決。
這個時候,比亞迪,富士康等企業生產口罩,一方面可以滿足自身企業員工的需求,這樣大家上班都可以戴口罩了,避免疫情的傳播,也為社會減輕了負擔,如果富裕,還可以到市場銷售,滿足市場的需求。
2月5日,富士康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啟動生產線生產口罩并于2月5日實現試產,這條生產線預計可日均生產10萬只口罩。預計到2月底,整個車間日產可達200萬只。這樣一來,不僅將最大限度滿足集團員工防疫需求,還課視情況對外支援輸出,滿足社會需求。
比亞迪的做法則更讓人溫暖:首批緊缺物資將定向捐贈給特定人群,如司機及志愿者、空乘人員等。后續將結合情況,對外平價供應,助力打贏病毒戰。
疫情爆發以來,口罩是越來越難買了,現在是一罩難求的局面。多數地區要求企業可以在2月10日復工,可是必須要按照要求做好安全防疫工作。人人戴口罩就成了必備的要求。
按照現在一次性醫用口罩一天8小時工作換兩次的規模,一個3000人的工廠,至少要準備6000個口罩。現在平價的口罩基本買不著,即使是青島市政務App預約的口罩都兩元錢一個了。這樣,一個3000人的企業,相當于一天增加了1.2萬元的成本。如果是在中國有66萬職工的富士康一天需要132萬口罩,一天的成本價是264萬,一個月可就近億了。更何況,這么龐大數量的口罩你能備齊嗎?
據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2月2日介紹,中國口罩產能約為每天2000萬只。2月3日左右,大約恢復了1480萬只的產能。但是,能夠供給一線醫務人員的N95口罩產能僅有11.6萬只,其他醫用口罩998萬只,普通口罩471萬只。
現在不少地區都發布通告,表示普通人并沒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戴N95口罩。青島市出臺置換政策,表示一個N95口罩可以置換10個普通醫用口罩,用于支援抗疫前線。
央視采訪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的視頻中,劉敬楨表示,中國生產口罩的速度已經很快,僅需0.5秒/只。然而口罩生產出來之后,還要走一個解析、消毒的流程,一般需要7天到半個月。“也就是說,大年初一加班生產的那批次口罩,可能今天剛剛上市!”
目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數量仍然快速增多,每天都會新增三四千。現在的情況下能人們復工復產,必須需要大量的口罩產能。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參與到口罩生產的過程中來了。2月6日,中國石化在官方微博上表示,公司有原料熔噴布,亟需口罩機增產口罩抗擊疫情。工業富聯已經開始導入口罩生產線,2月5日順利實現了試產,正在申請產品資質認證,相關產能可能在2月底達到日產200萬只。上汽通用五菱表示,已經開始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以上。
企業能夠積極行動起來,也是跟國家的支持離不開的。2月6日黑龍江宣布對列入國家和省確定的省內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生產企業名單,生產口罩等緊缺物資的企業,1月1日以來新增流動資金貸款給予5%貼息支持。一年貸款利息才有多少?而且黑龍江還對對新增生產設備投資額給予50%補助等優惠政策。同時,國家工信部一直在新聞發布會呼吁,國家將對口罩產能采取兜底政策,疫情過去之后,將對企業多余產能進行收儲。企業可以完全放心擴大生產。
另外,進口口罩成了最主要的口罩來源。中國在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瘋狂掃貨支援我國抗疫行動。2月5日,海關總署綜合司司長金海介紹,1月24日以來,全國海關共驗放疫情防控物資3.77億件。其中,進口防護用品3.67億件,包括口罩3.28億只、防護服385.4萬件、護目鏡62萬副、醫療器械共45.3萬件。現在問在日本的朋友,表示他們在周圍的藥店都買不到口罩了。
現在企業組織進行口罩生產有三大好處。第一,滿足自己員工的需要,比如富士康,一天口罩需求量要達到100萬以上的話,除了自己生產,別人幾乎無法解決。第二,為了社會責任。每日2000萬的口罩產能即使全部恢復,也不夠全國14億人使用的。一些必須要上班出門的人員,沒有口罩是不行的。如果真能做到一次性,一天口罩需求量肯定要達到數以億計。人們帶多次重復使用的口罩,也實在是不健康,多生產口罩也確實是為了社會責任。第三,追求利潤。過去,一只普通醫用口罩的生產成本不足三毛錢,現在至少價格兩元。一只N95的醫用口罩,生產成本也就兩元錢左右,現在供不應求。短時間內,口罩的價格不會降下來,而且國家已經明確要進行產能兜底,相信這種不虧本的買賣人人都愿意做。
所以,未來我們的口罩產能肯定要成倍的增加才能夠滿足需要。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加到口罩生產中來的。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應景,也是時下最為熱點的一個話題,為什么很多大企業像富士康和比亞迪開始生產口罩?這里有以下四個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原因,口罩的需求非常大。隨著突發事件的推進,管控措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時間,但社會必將要恢復正常,不可能長期處于管控狀態,社會要逐步地恢復到流動狀態,現在疫情并沒有完全控制,傳播的速度依然比較快,這就需要加大流動的防控力度,而戴口罩出門無疑是一個安全措施,但目前口罩的缺口非常大,一方面是需求旺盛的市場,一方面是貨源的短缺,所以一些企業臨時生產口罩,這是一個經營策略的選擇。
第二方面,口罩的生產比較簡單,生產線調整的速度也比較快,比如一些傳統的紡織行業等企業調整一下生產線就能夠生產口罩,而對于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來說,生產口罩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說一些企業轉型口罩生產,速度非常快,投入的成本低。
第三個方面原因,管理層基于口罩市場需求的狀態,會鼓勵一些企業有條件的轉型生產口罩,出臺一些政策,讓有能力的企業在短時間內能夠生產大量的口罩,滿足市場的需求。
第四個方面原因,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在是防疫工作的攻堅克難階段,很多企業也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來,這里既有經濟效益,更有社會效益,甚至也是一種道德和擔當的體現。
感謝評論點贊,歡迎留言交流,如果感興趣點個關注,分享更多市場觀點。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起亞汽車推薦品牌平價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起亞汽車推薦品牌平價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