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汽車補貼(關于汽車補貼)

補貼的減少帶來了變化,我們正在調整電動車產品計劃。正如蔚來汽車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斌所說,這是許多新能源汽車公司目前焦慮的事情。補貼的減少帶來了變化。

我們正在調整電動車的產品計劃。正如蔚來汽車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斌所說,這是許多新能源汽車公司目前“焦慮”的事情。距離6月25日補貼清退的“最后期限”越來越近,這種“焦慮”在部分企業越來越強烈。

關于汽車補貼(關于汽車補貼)

三個月前的一份通知,將眾多新能源汽車企業從夢中驚醒。今年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新一輪補貼政策浮出水面。

“新能源汽車及相關企業面臨的壓力更大,挑戰也更多,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優勝劣汰。”汽車行業分析師鐘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分析,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洗牌”,讓企業更加倚重實力。

在市場競爭中成長,在磨煉中越來越強。

補貼退坡是雪上加霜?

面對車市寒冬、造車虧損、外資品牌新能源產品進入等變化,補貼退坡是不是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在綜合工況下續駛里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功耗等關鍵指標上做了新的規定,帶來了連鎖反應。

《通知》在純電動乘用車綜合續駛里程方面,將原來250 km至400 km兩個補貼標準歸為一檔,補貼金額為1.8萬元;400公里以上補貼金額減半。

從5萬元到2.5萬元.不難看出它的實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期一些新能源車企一直在調整動作,基本可以總結為:續駛里程250-300公里、坡退相對較小的小型電動車,短期內影響可能并不突出,但長期來看,影響不容小覷。

對于續駛里程在300-400 km的產品,將調整策略,增加或減少變更車型的續駛里程,最大限度降低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因此,可以認為“后補貼”時代將于6月26日正式進入。

但續駛里程超過400公里的A級和b級車情況相對樂觀。

再看市場,現在說更差可能為時過早,但競爭加劇是必然的。

車企的“應激”反應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9.9%和61.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

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7.9%和50.8%。

但仍有不少新能源車企,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其虧損值得關注。2018年,新入主的恒大虧損17億元;蔚來汽車虧損96億元。過去5年,騰勢也累計虧損35億英鎊.

面對后補貼時代,新能源車企在“焦慮”的同時,也做出了一系列“壓力”反應。

鑒于補貼退坡等不利因素,BAIC新能源希望在正常交付后,歐五的銷量逐漸趨于正常。而且消費者開始對駕乘品質、空間、續駛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些因素也傳導到了新能源汽車企業,引起了企業的重視。

蔚來汽車正在進行調整措施,包括調整車輛生產計劃,計劃在2020年推出新車型。今年6月開始交付ES6電動小型SUV。

何忠汽車正在打造的何忠U,采用NCM811電池,可定制高效電驅動系統和國際先進的功率域控制器PDCS,形成更輕便高效的靈活組合。四驅車型最大功率270千瓦,標準工況下續駛里程500公里。

年底就要交付了。

Xpeng Motors最近推出了兩款電動車,G3 SUV和P7轎車。其中,G3今年5月銷量為2704輛。

行動勝于雄辯,行動勝于等待。“從整體環境來看,補貼退坡短期內可能會因為價格問題影響銷量,但從中長期來看,也是有積極作用的,比如促進電動車產品的研發更貼近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慶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迫使車企加速增長。

即將到來的變化也在客觀上扭轉了車企。“補貼退坡和車市‘寒冬’是新能源汽車的希望賽道。”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暉認為,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他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

有了造底的實力和加速度,新能源車企成長會更快。

以威馬為代表的一些造車新勢力,最近在新政的刺激和強制下,正在加速汽車的智能化進程。目標是做智能出行服務商,新車型配備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和感知系統,讓汽車成為“生命體”。

成為后補貼時代電動汽車的新亮點。

“比亞迪應對補貼退坡,首先是通過規模降低成本,其次是共享比亞迪在行業內的三大技術。”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表示,這也說明“進化”是在被迫的環境下加速的。今年以來,

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一直保持著國內行業冠軍的地位。適應市場,不斷創新是“秘訣”之一。

記者采訪的部分新能源車企相關負責人表示,6月26日后,新能源車可能會漲價。但車企也會根據產品的銷量制定有針對性的指導價格。比如中等價位的熱銷車型價格波動不會很大。

新的高端型號的價格可能會增加,以平衡企業的成本。但也有企業明確表示不會漲價,如何忠哪吒N01新特汽車負責人也表示,漲價可能性不大。

車模的市場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車企綜合實力的體現。能夠加速成長,在“洗牌”中脫穎而出的車企,必將成為“后補貼時代”的大贏家。

“補貼退坡實際上是在逼新能源汽車企業爬坡過坎,走創新、技術、競爭之路。”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譚浩俊認為,當前形勢下,在汽車“新四化”的道路上,只有鼓勵企業專注創新。

會有更多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出現,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會大大增強。(趙建國)

關鍵詞:補貼轉型車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