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車貼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小貼子里涉及到很多知識。如果稍有不慎,可能會弄錯品牌圖案或粘貼到錯誤的位置。雖然問題不大,但是白花了錢,還丟了專業的面子。這個形象確實有點尷尬,而且真的不值得。當然,很多朋友認為我可以在車上放任何我喜歡的東西,愛放哪里就放哪里,沒人能控制!沒關系。堅持也是一種勝利。
屬于品牌,避免跨界
曾幾何時,全中國共享一張貼紙,那就是“藤原豆腐店”。如今,大家的生活富裕了,“品牌”也多元化了。街道上不僅停滿了“豆腐店”的汽車。很多車主都會在自己的愛車上貼上專屬改裝品牌貼紙,以提升自己的形象。
當然,也有一些車主稍微“旅行”過。也許他們有時候無聊,就暫時去汽配店,或者點擊淘寶,抓到什么就買什么。比如,一位飛度車主買了一張大紅色的TRD貼紙,二話不說就貼在車上。看著車尾,我突然覺得這才叫改裝。
“Mugen和J'sRacing都是本田官方改裝品牌”
大家都知道飛度屬于本田公司,而TRD的全稱是TOYOTARACINGDEVELOPMENT,是豐田官方的改裝品牌。顯然不適合飛度。如果你不幸被我的話擊中,請繼續不說一句話,今晚悄悄撕掉,裝作什么都沒發生過。開玩笑,本田貼紙其實有很多選擇。Mugen、J'sRacing、Spoon都是本田官方改裝品牌。在這種情況下,車主就下功夫安裝了飛度本土版的RS包圍。風格偏運動,外觀比原版更有沖擊力。即使不需要這個貼紙,效果也已經相當不錯了。
當然,很多品牌都是針對特定車型或汽車品牌的。如果只看潮流而盲目跟風,也會造成誤解。這是我過年時發現的一輛豐田RAV4。原本以為只有本田會采用TRD,沒想到豐田也大方推出高性能TypeR版本。這輛車車頭巨大的“牛頭標志”旁邊是本田高性能系列TypeR的徽章。雖然我們這里說的是貼紙,但還是分享一下這個反例。朋友,你可能很喜歡TypeR,但是TypeR畢竟不屬于你的車,還是把它還給本田吧。
“TRD和TOM'S是專門改裝豐田汽車的品牌”
“NISMO和IMPUL是專門改裝日產汽車的品牌”
將性能品牌貼在車身上的最早實踐來自于賽車上的贊助商圖形。后來改裝件廠家受到啟發,逐漸演變為在購買該品牌改裝件時贈送相關貼紙或車身標識。這個標志貼在車身上是為了宣傳品牌,車身上的整套貼紙就像是一份改裝清單。這或許就是車身貼紙的初衷。后來逐漸演變為各種不同的類型。
查找對應品牌
說白了,只要找到對應的品牌,就可以隨意發帖!不僅日系車如此,特別注重定制改裝的歐洲車也是如此。他們對車的匹配有著嚴格的要求。歐洲改裝品牌基本上與汽車品牌相對應,因此更容易識別。此外,許多歐洲品牌也傾向于使用金屬徽章代替貼紙,以體現其更高端的定位。然而,一般來說,歐洲汽車很少有隨機的品牌。相反,它們更經常被其他品牌借用。這或許可以看作是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ABT改裝的奧迪A3車身很多部位都有廠家專屬徽章”
“BRABUS和CARLSSON是梅賽德斯-奔馳旗下的改裝品牌”
“ACSCHNITZER和HAMANN是寶馬旗下的改裝品牌”
選擇改裝貼時,只要找到日系車、歐系車對應的品牌即可。相反,美系車和韓系車就有點混亂,或者說比較隨意。或許是因為國內對于美國和韓國的改裝信息了解還比較薄弱,加上很多美國品牌的國產車也是歐洲版本,所以這方面似乎并沒有特別有針對性的做法或者品牌。看待。相反,汽車廠商根據不同主題,積極推出帶有不同車身貼紙的車型,例如雪佛蘭科魯茲的變形金剛版和WTCC版。
盲目跟風賽道熱
隨著賽車運動逐漸深入人心,很多朋友都將各種汽車賽事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汽車中。例如,福特福克斯車主喜歡在車上貼上WRC圖形和賽道圖,象征著福克斯的WRC血統。這一招給原本單調的身材帶來了幾分新鮮感。然而,也有很多車主渾然不覺地跟風,結果鬧出笑話。最常見的就是遇到了錯誤的競爭。例如,有些汽車上貼有“達喀爾”貼紙,有些越野車上貼有“紐博格林北環”貼紙。
如果你不看淘寶,你不會知道。原來,現在國內外市場上的軌道車貼紙不計其數。每個人都有很多選擇。而且,這些賽道貼紙中的一些面積相對較大。我們不建議您選擇這種影響視力的大面積型號。相反,可以在前門后視鏡下方或油箱蓋上貼小貼紙進行點綴,這樣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