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量產打印汽車推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量產打印汽車推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當3D打印遇上汽車,會是一種怎么樣的體驗呢?
我在的公司,已經使用3D打印機了,用于打印汽車零配件的前期模型。原來要1周才能完成的前期模型,現在幾小時就打印出來,那叫一個快。
而且,3D打印汽車,已經要量產了。
2018年,3月意大利電動車制造商 X Electrical Vehicle(XEV)公司宣布,將與3D打印專家Polymaker公司合作生產3D打印電動汽車LSEV,這將是世界上第一款量產的3D打印電動汽車。
那么3D打印,應用到汽車有那些不一樣?
一、速度快。
現有的模具生產周期,少則1~2周,多則1~2月。汽車的產品研發,很多時間都浪費在模具生產的等待過程。但是,如果使用3D打印,那就統統不是事,幾小時就可以搞定。汽車零部件生產快了,汽車也就快了。
3D打印汽車,在2014年,就有公司做過嘗試,他的制作周期為44個小時。
2014年10月10日,世界首款3D打印汽車終成現實,這輛由“本地汽車”公司打造的3D打印汽車只有兩個座位,名字叫“斯特拉迪”,它的制作周期為44個小時,并且最高時速可以達到80公里每小時。“斯特拉迪”全身是碳纖維及塑料,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而成。據悉,全車只使用了40個零件,且依靠電動能源,充一次電花費3.5小時,可以行駛大約100公里。
需要多說一句是:2014年打印出來的汽車“斯特拉迪”,并沒有量產。
二、成本低。
3D打印,成本只有打印材料。這點成本相對于模具生產的開模費用,幾萬,幾十萬,那是九牛一毛,所以到了3D打印汽車的時代,汽車的價格將會大大將低。
像我們在前面談到的,世界上第一款量產的3D打印電動汽車LSEV,預售價格6.5萬。可以想見他汽車成本一定是不到6.5萬元。
三、質量待提升。
汽車行業對于質量要求非常高。產品的不良率要求100ppm級別,也就是說一萬件產品里面,只允許一件出現不良。
現有3D打印產品,能否達到這種要求,個人表示懷疑。但是相信3D打印技術不斷發展完善,不斷成熟,總有達到這水平的一天。
也許,有一天,我們下樓后,出門左轉,就能找到一個3D打印機店,我們告訴他,打印汽車要求后,去吃個飯回來,汽車就打印好了。
3D共享汽車??!我們想把所有的圖紙公開讓客戶通過一臺3D打印機完成自己的汽車改造。這是一個非常宏偉的計劃,正在尋找汽車企業合作,通過我們的技術與設計方案,我們要把汽車成本降到20000塊錢左右3D打印汽車。而且整個整個汽車可以根據你的需求完全定制現在沒有汽車牌照,看看哪個生產企業可以跟我合作,我們共同顛覆汽車行業。[陰險]
3D打印技術早已不新鮮了,不過與汽車結合還是一項比較新穎的事情。2014年美國誕生了首輛3D打印汽車。
2015年,來自美國舊金山的公司DivergentMicrofactories推出了一款3D打印底盤的跑車“刀鋒(Blade)”。
包括今年年內上市的由XEV Limited設計的一款雙座版電動車——LSEV。起售價預計將定為1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84萬元)。續航里程方面,在電池電量全滿的情況下,若以70公里/小時的最高車速行駛,其續航里程數可達150公里。
3D打印汽車正走進人們生活,不過能不能普及還真難說。首先,3D打印尚不具備打印完整汽車的能力,那種點一下按鈕就打印出一輛汽車的橋段還只能停留在科幻電影里;此外,汽車工業對產能要求高,3D打印對單件或是小批量的產品成本相對低廉,但對于每年一個車企需要生產成百上千萬輛汽車來講,用 3D 打印的方式目前來看成本是不太合理的。總之,由于缺少必要技術支撐與設計需求,以及安全法規的缺失,大規模實現汽車的設計制造,在未來都不具備可實踐性。
全球首款3D打印量產車亮相上海,明年4月投產,你會考慮購買嗎?
如果從純用戶角度來說,LSEV并不會有很大的市場。
首先LSEV是一款低速電動車,通過安裝在后輪處的兩臺額定功率為8KW的輪轂電機,最高車速僅70km/h內,從現今低速電動車撲朔迷離的市場前景看,買了之后估計麻煩事會很多。
續航里程方面,雖然滿電情況下續航里程約150公里,但主要的貢獻源是超輕的車身(空載450kg),最大容量9.6KWh的磷酸鐵鋰電池并沒有太過出彩的地方。
此外,就車內空間和人機工程來說,LSEC也顯得較局促和粗糙,當然車頂的鏤空設計還是很不錯的。但3D打印現在還有諸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一體化的設計下,如何解決撞擊后維修的問題就夠人頭疼一陣子的。
最重要的,這款車的售價(6.5萬元左右)很難有吸引力,以眾泰E200為例,這款車補貼后售價在5.98-6.18萬元,最高續航里程220km。還不算10英寸多媒體屏、T-BOX車載智能系統等配置帶來的加成作用,LSEV就敗了。
但如果從科技愛好者的角度看,這6.5萬元花的值。
因為它的外觀覆蓋件和內飾都是通過3D打印的方式獲得的,雖然此前也有過3D打印車型出現,比如早在2014年"本地汽車"公司就打造了一款3D汽車“斯特拉迪”,整輛汽車的零件成本約為3500美元(約2.2萬),制作周期44個小時,最高時速80km/h。
但與LSEV相比,斯特拉迪顯然是不夠看的。
比如斯特拉迪內飾件光澤度非常差,簡直就到了不忍直視的地步。當然這本就是3D打印的致命弱點之一,所以在當時大家并沒有太抱怨。但如果放在量產車上,新鮮勁過后,只怕能逼出一大批強迫癥患者,因為總是忍不住想摳掉......
就這點來說,LSEV的表現要好太多,雖然中央扶手箱仍能看出明顯的3D打印痕跡,但紋理更加細膩,反而還透露著工業范,更顯逼格。
而在成本方面,斯特拉迪單整車零部件3D打印就用去了約2.2萬元(它還是一輛無門敞篷車),足見其成本不可小覷。此時再看看LSEV 6.5萬元的預售價,這個價錢又不算高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量產打印汽車推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量產打印汽車推薦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