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汽車橫評對比推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汽車橫評對比推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為何幾乎所有的汽車橫評文章,都完全不提比亞迪唐宋秦?
這么提?比性能吧,進7秒就算小鋼炮,比亞迪都5秒,肯定比不了。比能耗吧,10元100公里,更是沒法比。比配置吧,一個遙控駕駛,哪個車有?寶馬才剛配置。比互聯吧,人家云服務,遠程開啟空調,也沒法比。比中控吧,人家一個大電腦,車上就可以斗地主。比安全吧,人家公路坦克。這些都沒法說,沒法比,所以車評人選擇集體失語。
橫向對比是什么,首先得有可比性。
首先這三輛車都不是同一個級別,有轎車有SUV,而且宋和唐的尺寸差別比較大。
第二,價錢也沒有什么可比性,價格的話唐>秦>宋
第三,廠家自己更不可能拿自己的產品來比,只會跟競品比較,所以就沒有這樣的橫評。
更多車型評價,買車選車知識,用車疑難雜癥,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車域無疆
首先現在很多車評人,已經是廠家的走狗!掩耳盜鈴睜眼說瞎話胡謅八扯的太多了!尤其是黑國產的,簡直了!那幫王八蛋怎么不拿事故案例來評價,看看誰更安全?比如現在本田這抵賴無恥的樣子,怎么沒見哪個車評人出來分析搞一下?
我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
因為雖然比亞迪早在15年就開始提出542戰略和王朝概念車,但設計還是沒有太大突破,直到奧迪設計老頭的到來,比亞迪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說實話,那大嘴巴官方定義的中國龍臉設計,懸浮車頂和貫穿LED尾巴,效果真的很好,所以宋max成為了現象級別的存在!
說白了就是以前比亞迪沒有亮點或熱點值得大家去報告,所以才有老兄你的提問。
吉利其實也是如此,在博越沒出來之前,沒有精品3.0說法,沒有那么精致好看的內飾,有人報道,隨著銷量的增長,基本都是跟銷量前四的比,橫向對比自主十萬級別SUV啥的,這樣才有人看,才有流量,互相促進!
不過話說回來了,站在新能源市場來說,除了榮威就是比亞迪,橫評很多的,隨著越來越多的比亞迪新產品今年面世,加上新能源的發力,相信以后橫評視頻或文章肯定都有比亞迪的身影!
個人認為這個原因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國產汽車起步較晚,初期都有“抄襲”發展的經歷,且汽車發動機及變速箱的關鍵技術都被國外所壟斷,導致國產汽車在技術上確實比合資品牌落后,再加上質量把控不到位導致品牌口碑一直難以提升。
2:合資品牌在國內經營多年,各自有成熟的車型已經經過了市場時間的考驗,品牌效應已經深入人心。國產車上市較晚,扔等待市場考驗。
3:我國剛剛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汽車工業也一樣,品牌品質積累尚需要考驗,尤其汽車行業更需要積年累月的產品技術沉淀才能生產出優質的產品,這也是國產車只注重內飾輕大技術的原因,企業文化也很重要,在這一點上比亞迪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只有生產出過硬的產品才能逐漸拜托當年“抄襲”發展的后遺癥!
因為完全不能放一起評,其它車動力會被秒殺。哈哈,開個玩笑。我是看到過汽車橫評有放在一起評的,確實不多。因為秦唐宋都是插電混動車或者純電,一般不會把他們和燃油車一起橫評,而插電混動能做為對手的車型非常少,所以咯……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汽車橫評對比推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汽車橫評對比推薦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