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電動ipo(小牛電動ipo)

截至2019年10月19日,小牛電動在美股上市已滿一年。在這一年里,小牛電動經歷了新國標的變化和電動車市場的重新洗牌。

已實現營收截至2019年10月19日,小牛電動在美股上市已滿一年。

小牛電動ipo(小牛電動ipo)

這一年,小牛電動經歷了“新國標”的變化和電動車市場的重新洗牌,實現了營收的持續高速增長和營銷網絡的擴張。

“小牛電動的成功在于通過設計和技術精準切入兩輪電動車市場。”小牛電動CEO李彥近日在老虎證券舉辦的一系列進入美國上市公司的交流會上表示,未來將利用子品牌發展低線城市市場,拓展高端產品產業線。

“新國標”打亂產品計劃

“今年的新國標打亂了我們的產品計劃。”李燕坦言。

今年4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實施,對電動自行車的生產、設計和性能做出了強制性要求。

據介紹,早在2018年5月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發布時,小牛電動就已調整產品線,更換符合新國標的產品。2018年8月,推出符合新國標的小牛電動UM。

“不是因為去年5月份頒布的新國標,而是因為今年3月25號做的一個解釋政策,我們的產品又換了。”李燕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如此緊迫的時間表下,今年4月,

小牛電動于2019年春季召開新品發布會,發布新品U和US,均符合新國標。

如果說新國標是小牛電動上市以來成功應對的第一個挑戰,那么公司面臨的下一個挑戰可能就是如何改寫出行的“鄙視鏈”。

“旅游市場其實存在鄙視鏈。司機看不起騎自行車的,騎自行車的看不起電動車。”李彥坦言,其實從成本和便利性來看,對于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電動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何改寫出行鄙視鏈,也成為小牛電動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于小牛電動來說,改寫鄙視鏈的關鍵是打造“調性”和智能。

為了改善電動車在用戶心目中的形象,小牛電動做了很多跨界的嘗試。公開資料顯示,小牛電動的軟植廣告曾出現在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還與邁凱倫的高端跑車聯合推出了一款電動車。

此外,王思聰、韓寒等知名人物也被用來討好年輕用戶。

據了解,小牛電動一直以“智能服務”為賣點,可以提供實時定位等人性化服務。今年4月,小牛電動宣布,新一代智能鋰電池技術時代已經到來。據小牛電動研發副總裁胡一林介紹,

小牛電動U和US均已搭載升級版鋰電池技術,在降低損耗的同時大幅提升動力輸出性能,更能滿足用戶的續航需求。

打造副品牌發力產品下沉

高“調性”和智能化產品的定位也抬高了小牛電動的成本。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公開資料顯示,小牛電動車在某電商平臺的價格區間為3499元至14999元;該平臺另一知名品牌電動車的價格區間為2499元至9999元。

相對較高的價格讓小牛電動在三四線城市舉步維艱。“三四線城市用戶購買力有限,而小牛電動車價格相對較高。”李彥坦言,小牛電動很難做到品牌的快速下沉。

但這種情況可能正在改變。據了解,小牛電動已推出子品牌“GOVA”拓展低線城市市場,未來還將通過調整策略來拓展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市場也是小牛電動業績的重要增長點。“我們的國際銷售仍然強勁,第二季度海外銷售同比增長一倍以上。”李燕說。據了解,目前,小牛電動的海外共享業務合作伙伴數量持續增加。

已為美、德、法等11個國家的13家共享電動汽車運營商提供基于SaaS的兩輪電動汽車智能共享服務解決方案。

根據花旗銀行的研究報告,小牛電動的海外收入增長強勁。現在公司已經逐步打開了泰國、馬來西亞、越南、韓國的市場,明年有望開發印度、印尼的市場。

關鍵詞:小牛電動出行鄙視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