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買新車。小心這些坑。消費者遭遇臨時漲價、贈品收費等各種陷阱。律師:每年春節前合同里都要體現優惠贈品。4S商場推出大量優惠政策進行銷售。買新車前要小心這些坑。
消費者遭遇臨時漲價、贈品收費等各種陷阱。律師:優惠贈品應在合同中體現。
每年春節前,4S的商店都會推出大量優惠政策來吸引消費者購買汽車進行銷售。一些消費者也想趕上春節前的優惠力度,挑選自己喜歡的車。然而,在看似優惠的價格中,其實隱藏著很多消費陷阱。近日,北京晨報記者走訪發現,
消費者被4S商場的低價吸引后,由于臨時漲價、禮品費和各種附加費用,他們不得不支付更多的錢,而不是省錢。4S店的這些小手段,平時可能都有,但一到沖業績的時候就更突出了。
消費者如何避開這些坑?律師建議,把事先約定的一切都寫進合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合法權益。
陷阱1
異地購車臨時加價
河北的張女士想給家里買一輛大眾進口的車。她和她的愛人在網上搜索,發現這款車在北京4S的商店價格非常便宜,許多商店在春節前都做降價活動。“北京的店鋪比我們便宜四五萬左右。
我們這里賣20多萬的車,北京的店只要16.9萬就能拿到。"她在網上找到了4S商店的電話號碼,并打電話咨詢. "我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質量能保證,有車。當時店家回復質量絕對正品。
不過16.9萬元的價格只針對團購者。我們說銷售同意春節前給我內部優惠,賣給我一臺。"
張女士和愛人當時沒有付款,就和銷售人員約定,回家商量后再做決定。過了幾天,她再次打電話詢問,銷售人員報的價格居然便宜了2000元,因為“店里剛在搞活動”“銷售一直在催我們北京付款。
他還說如果他不快點來,很可能就沒有車了。這么低的價格也讓我很不確定,擔心買的車質量有問題。"從未買過車的張女士不知所措。
經過一番掙扎,張女士決定在北京買車。于是,她和她的情人來到了4S商店。但她沒想到的是,銷售告訴她,這款車的團購活動已經結束,本來應該再加一萬元銷售,但可以給張女士優惠。
買車只需要加5000元。最終價格比張女士第一次在網上看到的價格貴了3000元,這讓張女士無法接受。她說:“業務員還讓我留下電話和押金,不然下次可能就沒有現在的價格了。我感到被欺騙和憤怒,
決定不在這里買車了。"
行業支持
外地來北京買車要謹慎。
從事汽車銷售十年的李翔告訴記者,北京是一個成熟的汽車市場,消費能力強,4S店多,競爭壓力大,所以汽車價格比二三線城市低,尤其是一些高端豪華車型。
“至少從網上的報價可以直觀的看出北京車便宜,這也吸引了外地消費者來北京提車,但這只是針對高檔車,和普通中低檔車一樣,價格不會相差太多。”
李翔表示,網上一些超低報價不排除是騙人的。這些“超低價”并不是北京當地正規4S店的報價,而是一些當地二級代理商的報價,甚至是虛假宣傳,誘騙外地消費者在北京購車。“如果外國消費者打算在北京買車,
首先你要去汽車品牌的官網了解一下,北京本地報價極低的經銷商是否是廠家授權的正規4S店。當然,除非你有‘門路’,有過硬可靠的關系,否則不要嘗試所謂的‘超低價’新車。"
陷阱2
翻新的汽車以低價出售
陳老師去年12月在一家店買了一輛東風標致307。“當時店家說是年底促銷,價格確實比之前便宜了2萬元。我覺得特別合適,就買了。”陳老師,車身顏色是星光灰。用了一個多月了,車一直沒事。幾天前,
洗車時,他發現汽車后保險杠表面的油漆自動脫落。令人驚訝的是,脫漆的保險杠居然呈現出中國藍的底色。問了汽修行業的人后,確定保險杠由中國藍換成星光灰。
“這一切讓我對這輛車的安全性和質量產生了懷疑。期間多次與4S店交涉,得到的答復是:后保險杠可以免費更換,其他一概不更換。”
為了搞清楚車出了什么問題,陳先生聯系了一家豪車特約維修店,檢查下車。“最終確認,該車左后側車體有碰撞后輕微壓縮變形的痕跡。這從門的腰線肉眼就能看出來,腰線明顯錯位了。”目前,
陳老師已經起訴了店,希望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權益。
行業支持
驚喜低價車可能暗藏玄機。
李翔說,像陳老師這樣的問題也很普遍。“價格陷阱最常見的伎倆就是以次充好,用更大的優惠讓消費者放松警惕。商店可能會提供展車、庫存車和試駕車。買展車的話,還可以。最多很多人摸過,坐過。
內部有點臟。如果庫存車存放時間長,剎車盤會生銹,但問題不大。但是,如果遇到試駕,就不得不注意了。試駕的條件不一樣,甚至還出過車禍。"
他建議,在遇到大幅降價或“特別優惠”的車輛時,消費者提車時應仔細檢查新車輪胎是否過度磨損,擋泥板上是否有大量泥沙。如果不放心,就看車輛的生產日期(擋風玻璃左下角)。
一般一輛車從下線到經銷商手里需要3到6個月。如果時間超過太多,就不得不重視了。車輛可能是庫存車或試駕車。
陷阱3
禮物其實不是免費的。
去年年底,徐老師在朝陽北路附近的店買了一輛東風日產汽車。“我去了許多4S商店比較價格和服務,我希望能夠買到一輛物美價廉的汽車。”徐老師說,對比了一下,發現車的價格都差不多,但是店家送的東西就那么幾樣。
“這家4S店承諾的價格比較低,而且相比其他店,這家店也給我們很多贈品,其中全窗太陽膜給我的滿意度最高。”
張老師說,他在網上搜了一下,發現整個窗戶的太陽膜貼膜大概需要五六百元,相對于其他贈品來說還是很值錢的。"最后,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決定了禮物."單子上注明給車贈送行車記錄儀、太陽膜、行李架等。“當我拿起車的時候,
4S店隨車贈送的行李架和行車記錄儀(前后鏡頭)已免費安裝。張老師很滿意,但新車上牌后,他去店貼太陽膜,工作人員卻向他索要600元貼膜工時費。
這筆費用從購車開始就沒有向車主說明,直到貼膜后才知道要交這筆錢。
“我和店里理論,為什么不提前解釋。他們反而嘲笑我不懂規矩。銷售說原來協議是給我免費貼膜,但是工作時間不是免費的,需要我自己掏錢。這簡直就是文字游戲。”雖然不開心,但是片子已經附上了。
張燦老師付了貼膜工錢才把車開走。
行業支持
免費的禮物必須落在紙上。
“買車降價后,你會要求他不在4S店開銷售口就送東西。這很正常。”原北京奔馳4S店銷售經理王輝告訴記者,“我們大部分經銷商也喜歡通過贈送禮品來降低優惠幅度。”他說店里的膠卷價值五六千,
近萬的原車導航,其實購買價格很便宜。“店里給的很多東西都不值幾個錢。可能會給你3000元的原廠導航。進價才1000元,500元的腳墊才100元。”
他說,4S商店的免費贈品可以全額接受。“反正不做白不做,但是如果銷售需要額外的錢,就不要買了。同時,消費者也需要注意。不要以口頭上的禮物為標準,一定要寫在紙上。”他說,
因為沒有禮物或者暫時的遺憾,后期的扯皮經常發生。“甚至一些小的4S商店也有這樣的情況。答應送禮的銷售顧問沒幾天就辭職了,消費者想理論都沒地方找人。”
關鍵詞:免費贈送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