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的ETC用戶將超過18億,而突然站在風口浪尖上的ETC無疑是近幾個月來交通領域最熱的詞匯。其實ETC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早在2008年3月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國ETC用戶數量將突破1.8億
突然站上“風口”的ETC
ETC無疑是近幾個月交通領域最熱的詞。其實ETC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早在2008年3月,就已經在國內試點推廣。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聯合發布a 《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其中提到“鼓勵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展ETC業務,不僅要實現車載設備免費安裝和全覆蓋,還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發行。
通過積分、折扣、返利、紅包等方式給予ETC車輛不低于5%的通行費優惠。"
一夜之間,等突然站在了“窗口”上。
遍地皆聞ETC推銷
“一開始真的不想做ETC。”在重慶北環路口的一個ETC安裝點,《工人日報》記者遇到了剛剛安裝完ETC的消費者李江。她告訴記者,自己前段時間被ETC推廣“折磨”過。
剛開始,在銀行工作的朋友在幾個微信群里發“免費ETC”的銷售信息,每天都是滾屏發。后來去銀行的營業廳辦理了業務。明明10分鐘就能看完,卻被ETC業務員纏住了。
我聽了將近30分鐘的介紹。后來她去縣城出差,在高速下收費站的時候,被強行塞了幾張傳單。一看內容都是關于ETC的,收費站工作人員熱情地引導她。“前方100米有免費辦理的攤位。”
“ETC的推廣無處不在。我感覺做一個有點難。”李江回憶起她當時的感受。“即便如此,我還是沒同意做。”最后,李江妥協了,因為她的善良,她的朋友們邀請她去吃飯,并給她一些小禮物。
只是為了幫朋友完成銀行交給的任務。
記者了解到,最近幾天,重慶多家銀行都加入了ETC辦理戰,每個員工都接到了任務。“我們分公司有30多名員工。到年底,每個員工要完成300個任務,也就是說每個員工要招300個人來跑ETC。
一位供職于某國有銀行的員工告訴記者。
但是,也有很多消費者的感受與李江不同,他們并不覺得聽到到處都是ETC銷售就很煩。多位市民表示,“過去,不跑步等是要付費的。現在是免費的,有各種優惠。為什么不呢?”
被爭搶的1.8億客戶
記者注意到,早在十年前就開始試行但并未廣泛使用的ETC,在最近幾個月突然流行起來,與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有關。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號文,提出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級收費站,各省(區、市)高速公路入口使用ETC的車輛比例達到90%以上。
實現人工收費車道手機支付全覆蓋。
隨后,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聯合發布《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鼓勵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展ETC業務,不僅實現車載設備免費安裝全覆蓋,還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配送,通過積分、折扣、返利、紅包等方式,
給予ETC車輛不低于5%的通行費優惠。其中明確提到,到今年年底,我國ETC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8億。
“面對1.8億客戶的大蛋糕,相信沒有人不垂涎。”有業內人士表示。
沒有鋪墊和預熱,銀行和以微信、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迅速加入ETC客戶爭奪戰。
記者走訪重慶多家銀行網點時看到,以往張貼理財產品和儲蓄信息的醒目位置,如今被ETC業務內容所取代。在營業廳、商圈、高速路口,很多銀行都設置了ETC攤位,形成了鋪天蓋地的推銷攻勢。
此外,為了爭奪游客,
銀行的優惠措施也頻頻放出“大招”:免費送ETC設備、免費上門安裝、免費后續維護服務、每月綁定信用卡積分享受通行費月票九折優惠、安裝之日起前三個月通行費五折優惠.可以用眼花繚亂來形容。
如此瘋狂圖什么
免費ETC裝備——,這是戰斗最搶眼的熱點。有消費者曾表示,之前不愿意安裝該設備,只是覺得花兩三百元購買該設備不使用幾次不劃算。正因為如此,
也有市民質疑:“一臺ETC設備的成本大概七八十元。很多車一年跑不了幾次高速。銀行瘋狂發帖的行為是什么畫面?"
很多業內人士都解釋了背后的原因。“車主安裝ETC后,需要綁定銀行的信用卡或儲蓄卡。前提是卡內有足夠的存款,扣款需要留存。這相當于變相存儲。雖然車主平時使用ETC并不能給銀行帶來利潤,
但未來車主貸款、境外消費、車險、理財等業務都有可能帶來高增值收益。"
“免費辦理ETC肯定是銀行的損失。ETC電子標簽的平均購買價格加上推廣費用保守估計要幾百元。然而,銀行不遺余力地推廣它。邏輯很簡單,就是想從這項業務中獲取大量的用戶數據。
經濟學專家表示,爭奪ETC客戶只是一種手段,銀行更看重作為入口的ETC背后更大的金融服務空間,從而獲得優質客戶。
同時,記者還了解到,未來ETC應用場景的拓展也促使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投入到這場“圈地戰”中。今年6月,交通運輸部表示,
到2020年底,計劃實現機場、火車站、客運站、港口碼頭等大型交通站點停車場景的ETC服務,同時還將在居民區、旅游景區停車場推廣ETC。
做好服務是關鍵
但值得注意的是,愈演愈烈的“ETC大戰”帶來了新的課題需要面對。
有消費者告訴記者,他們在某銀行辦理ETC業務時,系統還在審核顯示信息,提前從綁定的儲蓄卡中取走了存款。“我到現在也沒收到設備,多次催促銀行回復說正在抓緊時間采購。”消費者說,
身邊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記者在官網多家銀行的投訴平臺上也看到,關于ETC的投訴很多,大多是“設備交付慢、提前扣費、拒絕退款”等等。銀行的官方回復始終是“耐心等待,盡快處理”。
“搶占市場,往往會出現‘先入布局,后產品跟上’的現象,需要提醒公眾提高警惕。”有業內人士提到,允許銀行和支付機構以優惠活動吸引客戶,但如果涉及虛假宣傳,隱瞞部分事實,甚至提前扣用戶的錢,
都是非法操作。
也有業內專家評論“ETC大戰”,“是服務還是商業?”提到未來ETC應用場景的普及是大勢所趨,現在國家政策有力,需要各方管理服務到位。
諸如設備質量保障、高速收費站的服務與管理、用戶信息安全保護、后期設備維護等環節,都是隨著這場戰役延伸出來的新課題。只有好的服務,才能把生意做大做久。
黃
關鍵詞:ETC銀行瘋狂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