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新能源補貼發愁的車企,終于迎來一份大禮。近日,工信部發布《關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情況的公示》,還在為新能源補貼發愁的車企終于要迎來一份“厚禮”了。最近,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關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情況的公示》,共有207409輛新能源汽車通過審核,將獲得總計220.27億元的新能源補貼。
新能源“作弊”事件后,隨著行業監管的完善,包括財政補貼核查、技術條件更加嚴格,新能源自行車補貼逐漸減少,市場加快了優勝劣汰的步伐。但與此同時,約70%的補貼流向了商用車。
甚至曝光了部分車企利潤和補貼倒掛的現象?!皵嗄獭焙蠛稳ズ螐?,是每個車企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升級車輛通過審核的比例有所上升。
工信部最新發布的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公告顯示,新能源企業推廣申請總數為236881家,企業申請名單資金244.14億元。最終專家組批準的晉升人數為207409人。
減去不符合補貼要求的29472輛,補貼資金應為220.27億元。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這意味著,已初步獲批補貼資金的20.7萬輛新能源汽車,
占今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26.6%。
2016年年中,企業共申請新能源汽車72614輛,企業申請的清算資金約96.84億元。新能源汽車獲批71546輛,累計清算補貼資金約95.8億元。
當年新能源汽車銷量47.74萬輛,71546輛新能源汽車通過初審獲得補貼資金,約占當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15%。
縱向對比,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補貼資金占比從2016年的15%提高到2017年的26.6%,可見新能源汽車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同時也意味著從審計情況來看,
在經歷了“騙補”和各種安全問題后,政府進一步加強了對全行業的監管,包括財政補貼的核定和更嚴格的技術條件,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目錄準入也更加嚴格。
競技自行車補貼的下降加劇了優勝劣汰。
同樣,根據2017年的補貼清單,共審批了207409輛,可以推斷出平均每輛車的補貼資金為10.62萬元。2016年年中,每輛車平均補貼約13.39萬元。相比之下,
補貼大幅下降。
從2016年到2017年年中,有些車企很難拿到補貼,有些車企更是樂此不疲。如2016年年中,江蘇土地方舟新能源電動車有限公司申請補貼產品456件。
其中,400輛車遇到“行駛電機生產廠家與備案參數不一致”。2017年年中,324輛車全部通過審核,預計獲得補貼2000多萬元。然而,陸地方舟能否在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還有待觀察。
相比之下,在近期的車企“破產”事件中,重慶力帆乘用車為了拿到近4000萬元的補貼,積極申請推廣應用982輛新能源汽車,結果卻“一無所獲”,補貼資金突然顯示為“0元”,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2018年新能源補貼下降,2019年補貼“減半”。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全面下降.未來車企拿到新能源補貼只會更難。最終,補貼的退出也將加速新能源產業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方向轉換。
新能源補貼的下降也直接體現在銷量上。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9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為6.1萬輛,同比下降34.8%,環比下降4.2%。這是銷售額連續第三個月同比下降。
隱性商用車企業過于依賴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公示中,商用車企業依然是此次補貼的主力軍,甚至占到補貼總額的近七成,可以算是“拿補貼來手軟”。
從車企名單來看,排名第一的宇通汽車共獲得補貼45.9億元,20713款申報車型獲得補貼;比亞迪和中通汽車分別拿了34.61億元和11.2億元,申報并獲批補貼30174輛和5508輛。
僅宇通汽車和比亞迪的補貼就達80億元,超過總數的1/3。
此外,因“水氫車”事件被質疑“騙?!钡慕鹑A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也將獲得1.18億元清算補貼資金。董明珠持股17.46%的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列,加上旗下子公司等。
共獲得清算補貼資金約5.3億元。
根據車企公布的2017年和2018年財報,排名第一的宇通客車凈利潤分別為31.29億元和23.01億元,而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則分別為40.66億元和27.9億元,這意味著,
商用車企業很大程度上依賴補貼,這些補貼甚至遠遠超過凈利潤。
不可忽視的是,目前對新能源公交車的需求更多是出于地方政府的節能減排目標。商用車企業拿近70%的新能源補貼,市場份額約1/4。那么,難以擺脫高額補貼誘惑的商用車企業未來將如何發展。
能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完成產品從“政策市場”到“市場市場”的轉變?是每個車企都必須面對的挑戰。
[擴展]
燃料電池汽車首次獲得國家補貼。
根據工信部公告,燃料電池汽車首次獲得國家補貼。
燃料電池汽車已有兩家企業申報,其中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申報型號為EQ5080XYTFCEV 1,推廣數量達到114輛,均獲得通過。單車補貼達到50萬元,總補貼金額達到5700萬元。還已知的是
受檢車輛所搭載的電樁均來自佛山郭虹氫能。
上海汽車商用車有限公司申報SH6612A4FCEV,車輛35輛,申請自行車補貼50萬元。因核定里程未達到2萬公里,減少15輛,共獎勵1000萬元。(高小平)
關鍵詞:和平年代新能源汽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