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半價特價汽車推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半價特價汽車推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疫情過后經濟復蘇,汽車會大幅漲價嗎?
個人對疫情過后的經濟復蘇不抱太大期望,就好比之前大家說疫情結束后,人們會報復性消費,可實際上大家都捂緊錢包,不是不想買,是收入受到影響了。很多人工作出了問題,接下來很長時間,出口訂單都很難恢復,至于汽車這種大件,別說有疫情,就是沒有疫情的2019已經明顯下滑了,好多都在打折。疫情來了,日本汽車企業都宣布停產了,說明不管是從供應鏈還是市場端,恢復都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至于說漲價,你的考慮可能是產量下滑供不應求?那前提是得有人買啊!不賣車還房貸就不錯了。
這個還要很長的路要走,說實話國內算是控制差不多了,但外來人口也是一種負擔,控制不好有可能小面積復發,國際疫情失控,何時結束還有待考量,現在制造業對外貿易很難做,幾乎都處于停工及半停工,沒有訂單,成品積累,資金流通困難,養家糊口都很難了,很難再出現大金額高消費,就算疫情結束,經濟復蘇,說實話通過這次疫情,我想中國的公民更希望存錢,而不是消費,有車貸,房貸的工薪階層太困難了,在失業情況下怎么保證信譽,更多的會選擇理性消費!
由于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更大,市場不確定性也更大。汽車的銷售必然會有很大下降,而汽車產能越來越過剩,很可能中低端車會以價換量,屆時不會漲價反而優惠更大,國家補貼更多。所以可以先等等。
汽車會降價。目測 國產品牌 降價是 時間和幅度問題。最佳的買車時間 從過往5年 的 月度降價數據來看,通常在3-5月,而銷量最高通常在9-10月。2019年8-10月的銷售數據疲軟,近期疫情帶來的資本市場壓力,讓我認為 結合疫情發展狀況,4月底-5月初 各大廠商 車型會開始 國內市場的多種促銷,包括降價。
從數據來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1月份汽車產銷數據顯示,1月汽車銷量194.1萬輛,環比下降27%,同比下降18%。其中,1月乘用車銷量161.4萬輛,環比下降27.1%,同比下降20.2%。即便是去年勢頭強勁的豐田,1月分也僅僅實現14.53萬輛的銷量,同比下滑1.2%。
那么,這場尚不知何時結束的疫情,對車市走向有著怎樣的影響?疫情過后買車,車價會下降還是上升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憋足了勁,疫情后各大品牌勢必加大促銷
歷年來,春節前夕對于汽車經銷商來說都是購車旺季。畢竟,很多人都想體面地開著新車回家。所以,在經歷了年底的促銷沖量之后,1月份經銷商多少都會有一些庫存,以應對春節前的購車小高潮。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20年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2.7%,環比上升6.3百分點,同比上升6.5個百分點,已經超過警戒線以上。以目前這種情況來看,廠家和零部件供應商復工時間參差不齊,許多經銷商復工時間也一拖再拖,汽車滯銷,庫存已經是壓在眾多經銷商心頭的一塊石頭。
但更重要的是,疫情結束后,憋足了勁的各大品牌廠家,肯定會卯足了勁各顯所能,搶占先機。
放在以前,各大汽車品牌都會根據自己的新車戰略和銷售目標戰略,制定自己的銷售節奏。彼此之間除了直接競品之外,幾乎互不干擾。但疫情打亂了正常的市場節奏,待疫情結束,預計所有品牌從廠家到經銷商,都會出臺有針對性的促銷計劃,以彌補失去的時間。車市預計會罕見的進入一場所有品牌“同時發力”的狀態。這就意味著促銷戰將會大面積的爆發。
加上當前,不少消費者都希望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一來方便,二來和公共交通相比也相對安全,所以此次疫情過后,很有可能會像2003年非典之后一樣,車市或許將迎來一波集中的銷量釋放。
一方面有購買需求,另一方面各大品牌都卯足了勁,兩者能碰撞出怎樣的降價大潮,我們拭目以待就好。
求生欲太強,銷售顧問被逼成網紅
這場無聲的戰役下,雖然許多消費者不能出門,但經銷商也不能閑著,畢竟庫存壓力太大,不能活生生地被壓死。在線VR看車、直播看車已經成為疫情期間主流的看車手段。
此外,短視頻平臺和和各大直播平臺也成為經銷商們吸納客戶的重要手段。所以,近段時間我們在這些平臺看到,除了直播睡覺、賣日用品的以外,其余全是XX經銷商說車、XX經銷商賣車、XX賣車小能手……活生生地把銷售顧問逼成網紅。除了看到銷售顧問賣力的直播外,細品之后你就會發現,如果疫情過后去買車,價格肯定會有不小的優惠。因為在銷售顧問紛紛線上直播看車、VR看車的背后,或多或少也體現了經銷商目前所面臨的庫存和資金壓力。盡管搞直播、在線銷售并不是4S店銷售顧問所擅長,在此非常時期也要試一試。否則正如某經銷商所說,如果坐以待斃,照此下去不到三個月,我們這行要死一大片。
資金周轉壓力大或導致集中“放價”
和餐飲、旅游、服裝等實體經濟不同,汽車4S店是一個對資金周轉速度要求很高的行業。蓋因為經銷商在和汽車廠家結算購買商品車和正品配件時,都采用先付全款后收貨的方式。而汽車是大件商品,即便只有100臺庫存,也意味著千萬級的資金墊付,這就造就了汽車4S店的資金杠桿一般都非常高,同時資金周轉率相對較低。但同時,4S店解決資金問題的渠道又非常單一,一般通過銀行貸款融資,或者是與汽車廠家和指定銀行通過簽訂三方協議來融資,資金的使用成本又很高。
照目前的態勢來看,2月份雖然開始復工,但4S店大都門可羅雀,而且目前復工率也僅有20%左右。2月全月的銷售計劃基本泡湯。那這“斷片”的二三十天,勢必對4S店資金周轉造成巨大的壓力。等到疫情結束,“閘口”一松,為了回籠資金,清庫甩賣也許會是大概率選擇。
另一種聲音:產能減少,或許還要漲價
雖然降價是消費者眾望所歸,但業內也不乏持相反意見者。
在他們看來,正是因為這場疫情讓大家多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這段公共交通減少的時間里,如果沒有車,在城市里幾乎寸步難行。因此,一部分家里沒有車,或者平時覺得汽車不是剛需的家庭,經歷了這次疫情之后一定會看到私家車的重要性,所以但凡有點存款的人,疫情過后都想為自己或家里買輛車,哪怕是一輛代步車。
這樣的需求是行業喜聞樂見的,但正所謂供需是一個動態的平衡,既然這么多人有購買需求,那對于供應一方而言,便掌握了相對話語權,我大可不必主動降價,或者是少降價也可。
加之,由于近期許多主機廠和零配件供應商延期開工,導致不少車型的產量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在疫情過后,供不應求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優惠幅度減小或者取消,甚至提車困難等情況。所以,以這個角度來看,疫情過后,車市中的熱門車型或許不會怎么降價,甚至,部分緊俏車型出現加價,也不是不可能。
最后說說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者市場,細到每一個零部件的生產,都能讓全球汽車行業受到影響,當前,多家汽車零部件生產商要視疫情進展逐漸恢復生產,所以,整車廠的生產供應大面積復蘇,尚需時日,目前基本上所有經銷商賣的都是庫存。
而對大多數商家而言,無不盼著疫情結束之后來一波短平快的清庫行動,回籠資金,才是首要大事,所以,主動權其實更多還是消費者自己手中。除非,你相中的都是那些最緊俏的車型。
在筆者看來,這兩種情況的共存,也許會是疫情結束后短期內的大概率事件,大部分車型降價會來得更猛烈,小部分加價的也會更加理所當然。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半價特價汽車推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半價特價汽車推薦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