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汽車節目推薦豐田汽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汽車節目推薦豐田汽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豐田戰爭對戰爭產生了什么影響?
一直以來,戰爭給人帶來的印象就是費錢,無論是開著的軍車還是穿著的衣服絕對都需要經過訂制,也具備著一些意想不到的奇特性能。而著名的“豐田戰爭”就徹底打破了所有人對戰爭的認識,從而產生了新的看法。
所謂的“豐田戰爭”是發生在1987年乍得和利比亞邊界的一場戰爭,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乍得和利比亞的位置,發生戰爭的位置位于北非,地處撒哈拉沙漠的東部。“豐田戰爭”的名稱主要來自于乍得一方使用的陸上載具,不是什么特制軍車,而是由日本豐田公司生產制造的四輪驅動汽車:豐田陸地巡洋艦。“陸地巡洋艦”與軍事一點無關,正因為其體型大、全尺寸、非承載式車身和四輪驅動等優點,以及較高的可靠性與耐用度廣受歡迎,你在全世界范圍內可以見到硬頂、軟頂甚至卡車版本,而在“豐田戰爭”中的豐田陸地巡洋艦型號,正式所謂的卡車型。
乍得和利比亞之間的沖突最早從1983年就已經開始漸起,當時的乍得實力混雜,由于國內存在反政府武裝以及以法國為首的外國勢力支持,為了保證本國安全,利比亞在乍得北部曾有3000駐軍。但隨著乍得局勢的穩定,乍得和利比亞之間的第16平行線也被承認,利比亞卻并未遵守協議撤回本國,這就奠定了后續發生戰爭的主基調。
1987年的利比亞正是兵強馬壯之時,當時蘇聯為其提供了很多軍事武器,僅8000遠征軍士兵,就擁有300多輛坦克、很多多管火箭發射器和常規榴彈炮,另外米-24直升機和各式戰斗機數量也不少。
和利比亞強大的軍事力量相對應的,是乍得國家武裝部隊的窮酸,唯一占一些優勢的是乍得一方的指揮官經驗更加豐富,但在硬實力面前還是沒法和利比亞比。乍得在當時并沒有空中力量,沒有反坦克武器和防空武器,純粹就是一直戰斗力不強的陸軍,但就是這么一支軍隊,給了利比亞狠狠的打擊,靠的就是豐田汽車。
在1987年大決戰打起之前,法國人曾經特地為乍得改造了一批豐田皮卡,并為其裝上了先進的米蘭反坦克制導導彈。利用侵入的利比亞人對地形的不甚了解,乍得軍立刻通過豐田汽車的高速部署,快速機動切入利比亞領導的民主革命委員會部隊的側翼,避免了直接的正面沖突。然后發生的事,就是乍得的單方面屠殺了,通過這些先進的車載反坦克導彈,有超過100輛利比亞坦克被擊毀,另有接近1000名利比亞士兵陣亡,而乍得方面僅損失不到50人。
這場小的沖突可謂驚動了世界,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為此大怒,立刻增兵11000人前往邊界援助,但在后來乍得方面巧妙的應對中,并沒有因為軍事技術劣勢而吃大虧。最后在停戰協議簽署時,利比亞一共損失7500人、800輛坦克,整個國家超過百分之十的軍事力量被消耗,而乍得僅付出了1000余人傷亡,數輛皮卡被毀的輕微代價就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自此,魔改的皮卡就成為了中東乃至非洲各國心目中最完美的武器承載平臺,尤其是在戈壁和沙漠之中,四驅的車輪適應性并不輸給坦克和裝甲車,加之其來去自如、體型較小、價格低廉等優點,幾乎成為了武裝分子必備的“軍車”。美國在里根政府時期也對乍得手中的“豐田神器”很是感興趣,甚至專門撥款3200萬美元援助乍得并觀察實際作戰效果。
如果沒有豐田,非洲的許多戰爭都打不起來
不可否認,豐田汽車的質量在世界上是有口皆碑的,豐田在北美、拉美、東南亞、中東、非洲市場的銷量非常好。
這其中既包括了美國、加拿大這樣的發達國家,也包含了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大家之所以喜歡豐田汽車,主要是信任豐田汽車的可靠性。
英國的TopGear曾經做了一期關于豐田海拉克斯皮卡的節目,在節目中TopGear三人組對一輛海拉克斯皮卡進行撞擊、火燒、墜落等等蹂躪。
但萬萬沒想到,這兩飽受摧殘的海拉克斯最后居然還能開動。
海拉克斯的質量直接震驚了TopGear的老哥仨,誰也不會想到一輛皮卡居然還能這么堅強。也正是因為豐田汽車良好的可靠性,在中東和非洲的許多戰爭中,你都可以看到豐田皮卡的身影。
(武裝分子會在皮卡上架上機槍甚至火箭彈,進行機動作戰)
(不僅是民兵武裝愛用,就連中東國家軍方也愛用豐田)
由于豐田皮卡經常出現在非洲或中東的戰事中,因此西方媒體都戲稱為“皮卡戰爭”。但實事求是的講,如果沒有豐田皮卡,許多戰爭還真打不起來。
當然,拿皮卡當裝甲車或運兵車也是無奈之舉,即便豐田皮卡的性能非常優良,但是在火箭彈和步槍面前,皮卡跟紙糊的沒啥區別。
簡單解釋下,現代軍用裝甲車都是使用復合裝甲,起碼能在100米的距離內擋住12毫米以上的穿甲彈,以保證車底人員的安全。
但是民用汽車的鐵皮太薄了,若是遇到稍微高強度的軍事沖突,皮卡里的人絕對是活不了了,一發肩扛式導彈就能送走一車的人。
(美軍的M2步兵戰車)
總的來說,在戰爭中使用皮卡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起碼能增加部隊的機動性,而由于豐田皮卡良好的可靠性,因此中東和非洲的許多軍事沖突中都能看到豐田皮卡的身影。
豐田戰爭是87年發生在乍得北部及北部和乍利邊境的武裝戰爭,歷史上發生兩次。在現代戰爭史上稱為“孤戰。”
豐田戰爭揭示了一個道理,戰爭中武器雖然一直影響著戰局,然而武器并不是影響戰爭的決定因素。八年抗戰,四年解放戰爭,共產黨小米加步槍,勝過日本飛機大炮,蔣介石八百萬正規軍,被共產黨游擊隊擊潰,人才是戰爭決定因素。
小國的大背景
這個故事大約得從1960年8月11日說起,那天非洲中部國家乍得從法國獲得了獨立,但這似乎并不是值得慶祝的事情,稀少的人口和繁雜的種族宗教讓這個國家從成立就很危險,偏偏第一任總統還是個地方保護主義者。
僅僅五年的時間,因為政策過度傾斜南方和大面積腐敗,乍得北部的穆斯林們爆發了叛亂,老百姓還沒體會到獨立的好處,內戰就開始了。更要命的是原來的殖民者法國也進來插了一腳,比這還要命的是因為冷戰的大背景,蘇聯也把手伸進來了。
雙方從1965年打到1979年,這期間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軍事政變和領導人掉腦袋跟喝水一樣輕松。法國在這地方有軍事存在也就罷了,隔壁利比亞那個卡大佐也過來撈好處。
進擊的卡大佐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乍得其實到1983年都是分裂的,北邊是民族團結機構掌握,并且得到利比亞的支持,利比亞的身后則是蘇聯和東德;而南邊是由哈布雷率領的政府軍,得到法國的軍事支持,身后自然是美國。
到1984年的時候法國和利比亞取得了一點PY交易,雙方約定共同撤出乍得,法國非正式承認第十六平行線(你理解成法國的三八線即可)。但卡大佐的不講究在于人家法國佬撤軍了,他依然在那邊混。
磨嘰到1987年的時候終于出了大事,北方民族團結聯盟分裂了,更坑的是其中一個頭目狗膽包天,居然想和哈布雷談判。卡大佐被氣得七竅生煙,你們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現在竟敢私自出去搞PY交易!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干你丫挺的!
銷魂的小皮卡
憤怒的卡大佐派出了包括8000名士兵、300輛坦克、大量火箭炮及60架戰斗機的遠征軍,誓要讓乍得小鬼們明白誰是老大。然而其可悲的軍事天賦到底坑了自己,那點飛機在法國空軍的干預下屁用沒頂,地面部隊也因為失去盟友引路走得亂七八糟。
乍得那邊用法國支援的400輛裝有反坦克武器的豐田皮卡就把這支遠征軍給糊了一臉,順手還組織了一波反攻,將兩國有爭議的奧祖地帶給拿下了。比元首還憤怒的卡大佐再次增兵,并且他也劃拉來一堆豐田全地形卡車運兵。
可惜這一切為時已晚,即使卡大佐奪回了奧祖地帶也沒法改變大勢所趨,那邊哈布雷在美國取得3200萬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防空導彈。1988年5月,卡大佐宣布承認乍得政府,不到9個月的時間里他足足損失了7500名士兵、800多輛坦克和各類戰車,外加28架飛機.....
其實所謂豐田戰爭并沒有對后來的戰爭形態有太多影響,只是這種能拉人又能當武器發射平臺的多功能皮卡的表現頗為驚艷,變成后來陸地游擊戰的神器。這一仗利比亞的失敗更多還是卡大佐悲劇的戰略戰術水平,跟用什么關系不大,他其實也用豐田皮卡了,扯淡完畢。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汽車節目推薦豐田汽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汽車節目推薦豐田汽車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