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價幅度(車價幅度)

今天是2019年4月1日。從今天起,國家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的決定正式生效。增值稅下調生效當天,多家大眾品牌汽車制造商宣布正式下調。此前,今天是2019年4月1日。

從今天起,國家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的決定正式生效。增值稅下調生效當天,多家大眾品牌汽車制造商宣布正式下調。此前,多家豪華汽車品牌已經宣布將降低廠商建議零售價。

車價幅度(車價幅度)

多家廠商在官方公告中表示,此次下調廠商建議零售價(指導價)是為了響應國家減稅降費的號召,真正讓利于國內消費者。但也有人認為,在價格倒掛非常普遍的現狀下,只把指導價降低幾個點,

對交易價格幫助不大,消費者享受不到多少紅利。

從已經宣布下調指導價的汽車品牌來看,除了少數品牌,指導價和成交價基本一致,指導價下調后成交價也會下調,所以消費者可以拿到真正的豪車。大部分汽車品牌和經銷商原本就是虧本賣車,即使指導價下調,

對交易價格不會有任何影響。很多汽車品牌的成交價已經遠遠低于廠家建議零售價,其幅度甚至高達20%以上。將指導價格降低3個點簡直是毛毛雨。

還有人擔心汽車廠商會陸續降低建議零售價,導致又一場價格戰。其實沒必要擔心。價格戰已經打響,而且愈演愈烈。

中國這幾年有個怪現象,就是什么都漲價了,只有汽車在降價。事實上,與汽車相關的原材料、零配件和人工成本也在漲價。為什么整車不漲價反而一直降價?一方面,規模的擴大降低了成本,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產能嚴重過剩導致的供過于求。競爭這么激烈,誰也不敢漲價,漲價就是找死。

雖然有人不承認產能過剩,但庫存積壓這么多,充分證明產能過剩、供大于求是基本事實。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汽車批發數據為2808萬輛,而根據交強險編制的汽車零售數據僅為2513萬輛,相差近300萬輛。一般情況下,批發和零售的數量應該大致相當。但是在異常情況下,

批發數量遠大于零售數量,說明有近300萬的異常庫存。

為了減少非正常庫存,減輕經銷商壓力,今年前兩個月很多汽車廠商都刻意減少了產量和批發量,這是好事。但卻被一些不專業的媒體嘲諷為開門黑。

經銷商能賺錢,汽車市場才能正常發展。只有價格穩定,汽車市場才能穩定,才能健康發展。

有人說汽車降價對消費者不好?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汽車作為一個超過一萬個零部件的工業產品,產品鏈很長。要保證汽車產品的質量,必須嚴格控制每一個環節,提供可靠的產品。

如果一味打價格戰,整機廠壓著供應商降價,供應商為了滿足整機廠的要求,可能會采取以次充好、降低標準等措施來保證自己的利潤。最終結果是消費者倒霉。只有讓汽車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有利可圖,

這個行業才能正常運轉。

作為整車生產企業,在國內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的大環境下,我們絕不能制定過高的、不切實際的增長目標,而一味的給銷量施壓。這樣做無異于飲鴆止渴。

至于爭相降價,打價格戰的做法,就更不可取了。價格戰對誰都沒有利潤,行業離完蛋也不遠了。

關鍵詞:汽車價格,汽車市場穩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