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需要什么條件(自主品牌需要什么條件)

在新四化的趨勢下,汽車生產方式的變革正在推進。吉利汽車近日正式發布吉利CMA架構。那么,在“新四化”的趨勢下,

它正在催生汽車生產方式的變革。吉利汽車近日正式發布吉利CMA架構。緊接著,承載著吉利品牌重任的運動型SUV——星月正式推向市場。作為吉利品牌第一款來自CMA架構的車型,

自主品牌需要什么條件(自主品牌需要什么條件)

作為代表吉利最高造車水平的全新產品,吉利對星月的期望是成為股市競爭中的“殺手锏”。同時,星月的上市也代表著吉利CMA架構的正式落地。

一定程度上,吉利已經具備了在全球舞臺上與大眾、豐田等車企抗衡的初步實力。

業內人士認為,吉利CMA架構的推出,包括大眾的MQB平臺和豐田的TNGA架構,可以認為是汽車行業的又一次重要進化,“模塊化”造車如火如荼。說到“模塊化”,

不得不提汽車行業一直流行的“平臺化”一詞?,F在,從“平臺化”向“模塊化”演進的大幕正在悄然拉開。

平臺化助力產品開發

說起汽車平臺化這個概念,相信很多人都已經明白了?!捌脚_”的概念最早由大眾集團提出并實踐,并在PQ34平臺上獲得巨大成功。大眾在這個平臺上衍生了很多車型,自由度非常高。

隨著市場的不斷進步,技術的迭代更新,大眾的平臺也在不斷“進化”。

PQ25、PQ35、PQ46等較早的平臺已經逐漸被適用于小型家用車的NSF平臺、臥式發動機的MQB、立式發動機的MLB、前置發動機后驅的MSB平臺所取代,完成了從平臺化到模塊化的升級。

這也是大眾成為全球銷量霸主的重要依靠。目前各車企推出或規劃的模塊化架構名稱不同,跨平臺方式和數量也不同。除了大眾,幾乎主流的國外品牌都搭建了自己的平臺。

比如雷諾日產的CMF系列平臺,豐田的TNGA,沃爾沃的SPA,CMA平臺都是比較成熟的模塊化平臺。

顯然,平臺化給汽車企業的產品研發和生產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首先,平臺化可以大大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平臺化后,只需要調整軸距、輪距等參數,就可以基于現有平臺開發各種類型的車型。

由于新型號采用了成熟的平臺,不再需要對常用部件進行長時間的測試驗證,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提高了創新速度。第二,平臺化的實現,可以大大降低造車各方面的成本。平臺化形成后,所有車型都可以共享平臺。

分攤平臺的研發費用,通過批量生產和零部件采購攤銷各個環節的成本。以大眾眾所周知的MQB為例,該平臺的應用可以降低20%的生產成本。第三,

平臺化的應用還可以大大提高零件的通用性,進而提高產品開發制造的質量。每個平臺在建立之初都經過了無數次的驗證,每個功能模塊都得到了很好的匹配,所以在此基礎上開發的模型質量和可靠性是可以保證的。

自主品牌依靠平臺化實現產品跨越。

隨著汽車平臺化優勢的廣泛顯現,在汽車行業,“得平臺者得天下”幾乎成了當今汽車行業的金科玉律。中國車企深知自主品牌與國外品牌的差距。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內汽車公司開始意識到,

一味的依靠逆向開發和傻乎乎的研發并不能消除這種差距,也不可能快速高質量的推出新機型。越來越多的自主車企開始布局平臺戰略,逐步打造自己的整車平臺。

其中,吉利汽車是在實現平臺化方面動作迅速、成效顯著的自主汽車企業之一。借助沃爾沃的技術和經驗,吉利更早更快地在自主品牌中實施模塊化平臺戰略,走精品路線。

精簡后形成模塊化架構(CMA)和三個新平臺(KC、FE、CV)。不僅如此,吉利還在平臺化的基礎上跟隨國外品牌的腳步,逐步應用模塊化。模塊化架構和平臺的應用不僅會提高吉利的規模經濟,

還將加快新車投放,打造更能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重磅車型,實現新車數量和自行車銷量的雙提升。從吉利新車上市速度和近兩年市場的積極反饋可以看出,其平臺布局初見成效。

除了吉利,長城汽車的整車平臺也非常成熟。目前在用的有CH平臺,CHB平臺,CHK平臺,K平臺。這四個平臺可以分別設計轎車、SUV、皮卡、MPV。如今的長城SUV品牌哈弗,

采用了更先進的EB平臺,幾乎可以生產全系列的H系列和WEY系列機型。未來,長城將有一個全新的新能源汽車平臺投入使用。屆時,無論是哈弗系列還是WEY系列車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都將更具競爭力。

平臺開發對于車企來說牢不可破。如果他們不翻過這堵高墻,就永遠不會真正擁有與國外品牌競爭的持久競爭力。而且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普及,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將不會單純是續駛里程等“低端”技術的較量,而將聚焦于平臺的較量。誰能快速掌握新能源汽車的平臺搭建和調整能力,誰就占了先機,在市場上就有了競爭優勢。那些最先做出反應的人,

實現平臺化生產的自主品牌車企,都實現了產品競爭力的飛躍。

曾幾何時,設計、配置、價格是唯一最被消費者認可的東西,而這些在汽車制造中也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多年來,這種方式取得成功的例子很多。然而,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

國內消費者需要的不再局限于汽車的外觀、配置和價格,更重要的是汽車的性能和品質。對于大多數自主汽車品牌來說,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不難。但隨著一些自主品牌在平臺架構上取得突破,依托平臺化,

以及核心技術的提升,其產品也實現了性能和品質的飛躍。從大家熟悉的大眾MQB平臺和豐田TNGA平臺可以知道,一個優秀的平臺可以提高車輛的綜合性能。

利用平臺化,水平相近的不同車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零部件的通用化,可以減少車型的開發時間和成本,也可以使在同一平臺上構建的車型具有幾乎相同的質量水平。這樣,基于平臺化的模型,

我們可以控制研發、生產、供應商等各個環節,在控制成本的同時得到產品質量的良好控制。

從平臺化過渡到模塊化

相比跨國車企,平臺戰略對于本土自主品牌可能意義重大。而跨國車企在中國加速推出產品、擴大產能的同時,自主品牌的份額將不斷受到擠壓。合資車價格持續下行壓力,

進一步壓縮本土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造車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缺乏擴展性,更難以通過數據積累形成系統的實力,產品性能和質量難以控制。此外,彼此差異很大的汽車設計,

也無法在消費者心中形成持久的品牌印象??梢哉f,平臺戰略已經成為自主品牌未來生存的關鍵。好在大部分自主品牌都在平臺戰略上邁出了步伐。但目前看來,向平臺轉型并不是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最前沿。

國外一些車企已經開始從平臺化向更高級的架構發展,強調模塊化造車。其中,豐田TNGA架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這就是平臺和架構的區別。如前所述,平臺強調零件的通用性,其目的是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制造成本。和模塊化架構,雖然它也強調通用性,

但它的目的是用更先進的技術、更高的標準、更復雜的技術造出更好的車??梢哉f模塊化架構是一種全新的造車理念。一般來說,平臺是物理概念,是產品概念,架構是系統概念。

目前相對于現有的“平臺化”,真正能稱得上推出模塊化架構的只有大眾、豐田等少數國外品牌。自主品牌中,只有吉利的CMA架構。平臺化讓自主品牌看到了產品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有與國外品牌競爭的希望。但是國外品牌并沒有停止前進,從平臺到架構不斷進化,這對自主品牌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對于自主品牌來說,只有不斷夯實基礎,緊跟前沿造車理念,不斷提升產品研發制造水平,

只有這樣,才能拿出有能力與國外品牌競爭的產品,才能在未來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生存空間。

關鍵詞:緊跟自主品牌新趨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