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亞洲龍混動好還是汽油的好(豐田亞洲龍汽油版的好還是混合動力的好)

我超級期待這次試駕阿瓦隆。畢竟,汽車巨頭豐田的旗艦轎車總是令人向往。不過,這次的試駕安排還不夠精彩。汽油版和混合動力版僅進行了兩圈賽道試駕。所以這并不是一篇完整的車評,但作為一個接觸汽車多年的老編輯,這四圈試駕還是透露了一些技巧。

汽油版比混合動力版更具運動感

豐田亞洲龍混動好還是汽油的好(豐田亞洲龍汽油版的好還是混合動力的好)

與新款凱美瑞類似,亞洲龍也基于TNGA架構,同樣有汽油版和混合動力版。不同的是,阿瓦隆目前沒有2.0L車型,2.5L發動機換成了動力更強勁的8AT變速箱;此外,汽油版還擁有令人垂涎的AVS可變懸架。這些差異導致了兩個版本的賽道動態。推動差異化的核心要素。

亞洲龍的軸距比凱美瑞更長,車身長度接近5米。這可以算是B+級車了,側面看起來非常修長。

不過,由于TNGA架構帶來的低重心,無論是汽油版還是混動版亞洲龍,整體賽道表現超出預期。

無論是大角度繞樁,還是高速急剎車過彎,阿瓦隆的內部側傾控制都非常好,即使猛剎車后全油門出彎,阿瓦隆也能咬住曲線并稍微推動頭部。沒有任何跡象。在大型車中,亞洲龍絕對是靈活的一款。

但汽油版和混動版的區別其實還是挺明顯的。最明顯的是,在快速繞樁時,汽油版在相同速度下會有更平穩的姿態。混合版的ESP會全程干預,每個進入點都會有明顯的制動,大大降低了整個動作的流暢性。在車身姿態承受力方面,很明顯配備AVS可變懸架的汽油版要高于混動版。

正常行駛時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汽油版沒有太大區別。但在界限上仍然存在差異。前急剎車和出彎時,側傾抑制確實相當高,但汽油版更強一些。

亞洲龍之間的性格差異相當明顯。汽油版采用AVS懸架,更具運動性和攻擊性;而混合動力版則采用普通懸架,因為混合動力版一般更經濟、更省油。

亞洲龍與凱美瑞相比有哪些優勢?

它還具有TNGA架構。想要購買亞洲龍的準車主肯定會把它與新款凱美瑞進行比較。那么這兩款車有什么區別呢?

首先,從車身尺寸來看,亞洲龍比凱美瑞略大。具體來說,軸距和車身長度更長,車身高度更低。尤其是從側面看,亞洲龍更加流暢,更有氣勢。

亞洲龍的層次更高,更多體現在細節上。比如亞洲龍的外觀就有很多獨特的設計。前下唇的導風設計極具運動感,能夠大幅提升空氣動力學性能。

由于靜音做得很好,所以高速后視鏡傳來的風噪顯得有些突兀。為了改善后視鏡的風噪,專門設計了分流點陣設計。

從側面可以看到,亞洲龍看上去非常輕盈,不再有標志性的粗大C柱。原因是A柱和C柱包覆層采用了更薄的設計,優化了視野,顯得更加精致。

內飾設計體現了亞洲龍與凱美瑞的定位差異。與凱美瑞的大膽設計相比,亞洲龍的內飾設計要保守得多。亞洲龍顯然不想與眾不同。他還需要得到叔叔的同意。

而且,亞洲龍的豪華感和實用性比凱美瑞更高。與凱美瑞得找個地方放手機不同,阿瓦隆的推拉位置非常先進,就連杯架也是專門用來放水杯的。它可以與手機同時放置在一起。

亞洲龍最先進的方面是音頻。該車的高端車型揚聲器布局較多,并且采用了JBL音響。我在車上現場聽了一下,整個效果絕對是豐田車系中獨一無二的體驗。

后排也是同樣的情況。亞洲龍的后排很寬,中央扶手很寬,還有凱美瑞沒有的乘客按鈕。

而且業務功能也更加強大。除了兩個USB接口外,還有一個220V插座。而且使用后發現這些接口的覆蓋非常實用。USB接口采用了自動回彈的小彈簧。力反饋很小,不會損壞數據線,但可以保證隨時覆蓋。220V插座全部打開。大家可別小看這些設計。目前除了亞洲龍上我還沒有見過能長時間使用的USB接口。不過有一點遺憾的是,電源接口并不是國內最常見的三孔插座。你不需要為此遵循美國模式。

以上就是我第一次乘坐亞洲龍的經歷。確實,日常駕駛表現的很多方面都無法得知,只能等到拿到測試車后進行更深入的試駕。但這款亞洲龍最初的定位也很明確:在豐田家族中,它確實是比凱美瑞更高級的存在,商務能力更強,舒適體驗更好。這款車的目標用戶是那些對舒適性和豪華性有更高追求的B級車購買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