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汽車燃料(燃料電池汽車燃料)

就在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正在走進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家中的時候,另一款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最近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討論。

預計在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駛進國內越來越多普通消費者家中的同時,另一款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最近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討論。

燃料電池汽車燃料(燃料電池汽車燃料)

這款有望在2030年實現國內百萬輛銷量目標的新能源車,與現在流行的純電動新能源車有什么區別?產業化進展如何?離真正駛入尋常百姓家還有多遠?記者日前進行了采訪。

加氫35分鐘,續航700公里

據介紹,目前汽車行業提到的燃料電池主要是指氫燃料電池。“一般來說,氫燃料汽車就像加油一樣加氫。但是,排出的是水。”一位傳統汽車企業人士告訴《工人日報》記者,理論上,

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氫能源汽車主要有兩大優勢:一是加氫時間短,續航里程長;第二更環保。

日本豐田公司是目前世界上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公司之一。該公司量產的第一輛氫電池汽車Mirai未來組合,可加氫3~5分鐘,續航700公里。在國內,2018年9月27日,上海首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正式上線。

在氫燃料電池的驅動下,公交車的續航里程可以達到560公里以上。

“這與純電動汽車需要充電至少一個小時,理想情況下續航三四百公里相比,是非常有優勢的。”這位人士說。

此外,由于氫燃料電池汽車只需加注氫氣,行駛過程中只排放水,因此被認為比需要充電的純電動汽車更加環保。

產業化拓展的重點方向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關于燃料電池汽車的討論逐漸升溫。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曾指出,要及時聚焦燃料電池汽車。在今年的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燃料電池成為與會者討論的熱門話題之一。

未來3~5年,三元鋰電池作為主流的純電動汽車電池將達到技術瓶頸,燃料電池被認為是發展方向之一。

清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德全認為,氫能的利用將是重塑產業鏈的關鍵,氫能是撬動汽車、能源行業超過10萬億元GDP的產業。

補貼方面,2020年前將取消純電動汽車的所有財政補貼,但對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的財政補貼仍將保持一定的力度。近年來,各省市也在大力支持當地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2018年以來,

北京、上海、廣東、武漢、重慶等。已出臺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地方補貼政策。

正處在風口上

那么,在政策加碼下,具有諸多優勢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如何?

1月14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2018年,我國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為98.6萬輛和98.4萬輛,燃料電池汽車產銷1527輛。

這個數字來之不易。“根據中國和世界范圍內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進程,我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進程要比純電動汽車晚10年左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理事長高認為。

那么,傳統車企為什么不像在純電動汽車領域那樣,涌向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呢?

“這既是技術上的,也是成本上的。”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傳統車企人士表示,“首先,氫氣的生產和儲存是難題。其次,電池催化劑鉑的價格太高。以韓國現代集團最新的氫燃料電池車Nexo為例,其零售價約為6萬美元。

比同品牌同類燃油車多一倍左右。"

據介紹,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產業鏈尚不完善,處于起步階段。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一些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國外車企手中。此外,加氫站建設成本高。目前國內運營的加氫站只有10個左右,預計明年會有100個左右。

不過,盡管如此,業內人士認為,燃料電池“就像2012年前后的鋰電池行業一樣,處于風口浪尖”。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已有41家汽車制造商開發了56款燃料電池汽車,覆蓋了25家燃料電池系統公司。

在建加氫站45座,全年氫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投資和規劃資金超過850億元。

結合中國的發展規劃,高表示,到2025年,燃料電池技術將走向成熟,累計推廣將達到5萬至10萬輛。到2030年,新一代氫能技術突破,制氫、儲氫、運氫全面突破。

燃料電池技術已在交通和能源領域推廣至100萬輛。

關鍵詞:燃料電池汽車,人們的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