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5月24日),呂赤汽車與長安鈴木正式簽署聯合制造協議,長安鈴木第二工廠成為呂赤汽車的主機廠。在鈴木品牌退出中國市場9個月后,上周五(5月24日)
呂赤汽車與長安鈴木正式簽署聯合制造協議,長安鈴木第二工廠成為呂赤汽車的主機廠。鈴木品牌退出中國市場9個月后,長安終于為產能利用找到了新的“出路”。
“不過,長安集團中比長安鈴木更難熬的可能是長安福特,這兩年市場表現直線下滑”,一位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確,作為長安集團的“盈利牛”,
在整體市場大幅下滑,產銷數據驟降的背景下,長安福特如今的處境如何?從兩年前的年銷量近百萬輛,到現在一個月只賣了一萬多輛。
長安福特只是一個“個案”嗎?長安福特的案例對其他企業有什么警示?有關方面如何幫助汽車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發展?
從今天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將從制造、營銷、產品布局等方面,反映一個真實的長安福特。
長安福特4月產銷數據
數據顯示,4月份,長安福特汽車銷量為14797輛,同比下降61%;1-4月,長安福特共銷售51,597輛,同比下降69%。
目前汽車市場整體下行,行業“洗牌”加速。大浪淘沙下的長安福特主要生產基地是什么?上周的一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走訪了長安福特在重慶的第一、第二、第三工廠。
從生產的角度了解一下長安福特的現狀。
長安福特的一張工廠圖截圖。
研發車輛落滿雜物 成品車碼放一望無際
公開資料顯示,長安福特目前擁有重慶、哈爾濱、杭州五家整車工廠,總產能約160萬輛。其中,重慶第一、第二、第三工廠分別于2004年、2012年、2014年投產。
量產車型包括福特致勝、Max、經典福克斯、翼虎和新福克斯,以及福睿斯。三家工廠年產能115萬輛,占其總產能的70%以上。
上午10時30分,記者來到位于重慶北部新區長富西路1號的長安福特一廠。從2號門逆時針繞工廠走。在去1號門的路上,可以聽到廠區機器運轉的聲音,地圖顯示這里是沖壓車間。
從1號門出發,從長富西路轉到長富南路。在靠近路邊的一個停車場,記者看到了一輛覆蓋著迷彩的研發車,但從車上覆蓋的碎片來看,顯然已經放置了很久。一直以來,
產品更新慢被認為是長安福特銷量持續下滑的原因之一,從這些存放了一定時間的R&D車輛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11時許,走到5號門時,記者看到門口掛著“物資配送中心”的牌子,路邊停著幾輛長安福特涂裝的面包車。然而,記者停車的半個多小時內,并沒有看到任何車輛進出。大約11點40分,
記者轉到長福路上的4號門,只看到一輛面包車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內離開了工廠。
長安福特的二廠、三廠連成一處,位于重慶北部新區黃茅坪金山大道666號。下午2點,記者來到工廠西邊的1號門,逆時針繞過工廠。前二十分鐘左右,因為廠內地勢比廠外高,
記者在工廠里找不到任何東西。
下午2點20分左右,到達9號門時,記者看到一個極其開闊的停車場,判斷是工廠成品車的停放處。靠近門口的地方有一排裝滿成品車的運輸車,總共有20輛左右。
停車場很大,停了很多車,從工廠9號門一直延伸到北門7號。停放的車輛多為福睿斯、福克斯、翼虎等車型。成品車場滿滿的,一望無際,停放的車輛數量似乎在萬車級別。
下午2點50分左右,走到6號門時,記者看到一名工人正在操作鏟車搬運材料。門口有兩輛面包車,正在卸貨。廠區內也不時有貨車經過,五分鐘就有三輛貨車經過,頻率比較密集。
通過實地觀察,目前長安福特的第一、第二、第三工廠好像都在生產。但從車輛進出工廠的頻率來看,其產出率并不高。與此同時,在第二和第三工廠,有巨大的停車場,停滿了成品車。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長安福特目前的產銷困境。
產能利用率不足三成 裁員消息此起彼伏
除了重慶的三家工廠,長安福特還分別在杭州和哈爾濱擁有第四和第五家工廠。杭州工廠于2015年3月建成投產,年產能25萬輛,主要生產銳界和金牛座。哈爾濱工廠于2017年2月投產,年產能20萬輛。
量產車型是福克斯。
值得注意的是,在哈爾濱工廠投產之初,就有媒體報道該工廠還將生產一款內部代號為I06的車型,長安福特解讀為正在推廣的“合資自主品牌車型”。然而,在2016年95.75萬輛無緣“百萬銷量”后,
長安福特開始進入下行區間,從此一蹶不振。2017年,長安福特在華銷量為826,740輛,同比下降14%。曾經的明星產品——福克斯下降了30%。當然,關于“合資和獨立”的說法,并沒有什么新聞。
此外,去年2月,浙江省發改委發布了《長安福特林肯U611乘用車生產線項目核準通知書》,這意味著傳聞已久的林肯國產項目終于落戶長安福特杭州工廠。據悉,該項目生產規模為3萬輛,新車預計今年下半年下線。
即使不算林肯品牌的3萬輛,長安福特仍有157萬輛的產能。數據顯示,長安福特2018年生產387,188輛,同比下降53%。與其龐大的產能相比,利用率不足30%,產能過剩形勢極為嚴重。
長安福特2018年產銷數據
銷量下滑,產能空虛,再加上整體低迷的市場環境,長安福特關于裁員的消息已經鋪天蓋地。
去年7月,福特宣布了一項全球重組計劃,有機構預測該計劃將導致2.5萬名福特員工失業。今年3月,外媒報道稱,為了應對中國市場銷售疲軟,
福特在華合資公司長安福特已經悄然開始裁員數千人。長安福特總裁何回應稱,“精簡組織架構是管理中國成本的重要一環”。
今年5月20日,福特宣布進入最后一輪裁員,到今年9月,將在全球范圍內削減7000個受薪崗位(在美國通常指在職員工)。福特中國表示,此次裁員涉及中國業務。
但不包括福特在中國工廠的工人。
論壇截圖
論壇截圖
面對裁員,在某論壇“長安福特吧”上,人們已經陷入恐慌:
你確定合同2021年到期?
你有什么關于裁員的小道消息嗎?2020年到期的會下崗嗎?
我們被通知來談話。怎么談,能贏什么?高級指導,不到5年。
我來長富之前,年終獎是9.4個月,6個月后,5個月,4個月后,到現在的裁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郭濤)
關鍵詞:長安福特分析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