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下一個車型(特斯拉下一個車型)

特斯拉終于結束了八個季度的虧損。10月25日,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本季度實現歷史性盈利。特斯拉終于結束了八個季度的虧損。10月25日,第三季度財報顯示,

特斯拉本季度實現了歷史性的利潤。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扭虧為盈,標志著特斯拉突破產能瓶頸取得階段性成果。然而,特斯拉仍然危機重重。要想實現真正成熟健康的發展,特斯拉還需要經歷一系列的“關卡”。

特斯拉下一個車型(特斯拉下一個車型)

這些“門檻”有的來自內部,有的來自外部。

兩年來首次盈利

根據特斯拉第三季度財報,特斯拉本季度營收68.24億美元,同比增長128.6%,GAAP(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3.12億美元,去年同期凈虧損6.19億美元。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達到5.16億美元。

此時,距離特斯拉上次盈利已經過去了兩年。2016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實現盈利,但當時的凈利潤是2200萬美元,只有這次的1/10。

與此同時,特斯拉的財務狀況也開始好轉,自由現金流為8.81億美元;截至9月底,特斯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價值30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加7.31億美元。特斯拉在財報中預測,與第三季度的水平相比,

第四季度的總運營支出應該會略有增加。2018年全年,資本支出總額預計略低于25億美元。在下一個季度,特斯拉仍將實現季度利潤和正現金流。

業績大幅增長的背后,是特斯拉近期產能的增加。官方數據顯示,得益于Model 3的穩定快速增產,特斯拉第三季度電動汽車總產量達到80,142輛,交付量達到約83,500輛。其中,

第三季度的交付量是上一季度的兩倍多。從交付車型來看,Model 3數量最多,達到55840輛;其次是Model S的14470 Model S;Model X以13,190輛緊隨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Model 3產銷量和規模的逐步擴大。第三季度,特斯拉整體運營成本和運營成本下降,各項業務的毛利率開始提升,尤其是汽車業務的毛利率從第二季度的18.9%大幅提升至25%。

但汽車業務成本同比增長151%,占營收的比重微增至64.6%。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扭虧為盈對特斯拉意義重大,顯示出特斯拉CEO馬斯克為提高Model 3產能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取得了成效。但是,無論是對我們自身的發展,還是對投資人來說,一個季度盈利還是不夠的。

特斯拉需要繼續證明其利潤是可持續的。

急切推動在華量產

雖然特斯拉在第三季度大大緩解了產能不足的問題,但目前Model 3只能滿足美國國內需求,尚未開始交付給美國以外的消費者。

面對今年年底開始向海外市場交付的需求,今年7月,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簽署了純電動汽車項目投資協議,將在臨港地區建設集R&D、制造、銷售為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特斯拉相關負責人表示,

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之后需要2-3年才能達到預期的生產目標。

特斯拉顯然不滿足于此,正打算進一步提前Model 3的國產時間。《2018年第三季度致股東函》年,特斯拉預測,今年年底前,公司將開始接受來自歐洲和中國的Model 3訂單。與此同時,

特斯拉將加快在中國的生產進度,計劃在2019年將部分Model 3生產轉移到中國,而在中國生產的車輛將只供應給中國消費者。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實際落地。10月17日,特斯拉與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正式簽訂了編號為《土地出讓合同》的合同,特斯拉上海工廠以9.73億元的成交價獲得864885平方米的工業用地。另外,

近日有消息稱,為了加快上海工廠的建設,特斯拉已經計劃從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開始拜訪供應商,希望找到有代工供貨經驗的本地供應商。

“產能的問題不是錢的問題。是一個很大的組織問題,涉及到設備、供應商匹配等很多專業問題。特斯拉之前的造車經驗僅限于(美國)。”汽車行業分析師鐘石告訴《今日北京商報》記者,

特斯拉的產能問題在其美國工廠已經多年沒有解決,其在中國的生產也很難一蹴而就。小規模生產突然擴大后,會遇到很多工程問題。

內外風險

事實上,由于中國最近對美國和加拿大征收關稅,特斯拉產品的競爭力已經明顯降低。7月6日,中國正式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加征25%的關稅。隨后,特斯拉在華車型也相應水漲船高。

Model S和Model X的綜合漲幅都在139320-256620元之間。今年8月,特斯拉在華銷量僅為443輛,同比下降70%。

在致股東的信中,特斯拉承認了其面臨的各種風險,包括“我們預計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采購關稅將持續增加”,“Model S和Model X的毛利率可能在第四季度略有下降”,“對于所有三款車型,

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采購關稅將影響我們第四季度的毛利率,導致約5000萬美元的損失。".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除了這個已經給特斯拉造成困擾的關稅坎,特斯拉未來還需要過另外兩個坎,一個是特斯拉自身的公司治理問題,一個是在中國建廠的外部融資風險。

今年9月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特斯拉和馬斯克各罰款2000萬美元,以了結“私有化”欺詐指控。同時,馬斯克被要求在45天內辭去特斯拉董事長一職,三年內不得擔任這一職務。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SEC的處罰不僅會打擊投資者對特斯拉發展的信心,而且從中長期來看,對特斯拉的負面影響更大。未來,馬斯克在特斯拉的絕對領導地位可能會動搖。也許有一天,

馬斯克將被掃地出門。

此外,特斯拉還面臨一定的外部融資風險。今年8月,在特斯拉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會議上,馬斯克表示,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建設成本預計為20億美元,將通過當地銀行融資。9月7日,工商注冊信息顯示,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至46.7億元,特斯拉在華建廠資金的30%已經到位。

鐘石指出,特斯拉可以從中國當地銀行尋求貸款,但誰能為特斯拉擔保還不得而知。特斯拉上海工廠量產交付后,中國車企的大量電動車產品已率先上市,具有上市時間和國產化優勢。

這將降低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市場競爭力,未來如果特斯拉中國工廠銷售不佳,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問題,特斯拉可能面臨債務風險。

關鍵詞:蘭特斯拉虧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