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自行車共享在一些大中城市推出,非常受歡迎。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媒體上出現了許多故意占用和破壞自行車共享的行為。舉個例子,
自行車共享的二次元傷害【案例】自行車共享已經在一些大中城市開展起來,非常受歡迎。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媒體上出現了許多故意占用和破壞自行車共享的行為。例如,損壞自行車共享二維碼、數字碼,
破壞自行車共享的鎖和定位裝置,使投入自行車共享的企業失去對自行車的控制,達到私人占有和使用自行車共享的目的。也有人肆意破壞自行車共享,把自行車共享扔到河里,等等。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不僅受到道德的譴責,
而且可能構成犯罪。
[聲明]消費者損壞了共享單車上的二維碼和數字碼,或者私自上鎖,將共享單車由“全民共享”改為“私人專屬”,屬于“擅自變更合同”的違約行為。根據中國合同法第107條,
當自行車共享公司發現用戶存在不文明用車行為時,可以根據雙方建立的租車協議,通過凍結用戶APP賬戶、扣除押金等方式維護公司權益,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車輛損失和租賃費用損失。
個別用戶為了達到私人免費使用共享單車的目的,暴力拆除了共享單車上的電子鎖、二維碼、條形碼,安裝了私人鎖。這種行為實際上改變了車輛的所有權,將車輛從自行車共享公司變為私人所有。
根據中國刑法第264條,未經授權破壞自行車共享中的鎖和定位裝置供私人使用涉嫌盜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第一條,一旦用戶被盜的自行車價值達到1000元,就可能涉嫌盜竊罪,受到法律的處罰。
一旦行為人有損壞自行車二維碼、條形碼、鎖等行為,即使價值不夠1000元,也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面臨行政拘留或罰款。另外,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價值達到五千元以上的,即達到“數額較大”的紅線,將以故意毀壞財物罪追究刑事責任。即使被破壞的自行車共享價值低于5000元,根據前述《治安管理處罰法》,肇事者也可以被拘留或罰款。
關鍵詞:故意自行車共享盜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