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路怒癥”。他們可能會對任何阻礙交通順暢的事情感到憤怒。統計顯示,目前有60%的車主患有“路怒癥”,這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汽車綜合癥。
“路怒癥”的癥狀通常包括開車時“說臟話”;駕駛時容易失控;一旦發生輕微的交通堵塞或碰撞,就會有采取行動的沖動;喜歡“頂撞”別人;開車時和不開車時具有相同的氣質和心情。如果車主發現自己有上述癥狀,就說明自己患有“路怒癥”。
雖然“路怒癥”不是一種疾病,但路怒癥是一種心理問題。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調節,這種負面情緒不僅會增加發生事故的幾率,還會嚴重影響駕駛員的身體健康。身體和心理健康。
路怒癥患者自我調節的方法是在生活中培養開放的價值觀。在路上遇到不愉快的情況時,應該立即向自己暗示:可以理解為他是在趕工,而不是惡意挑釁。用“同理心”調整心態,控制憤怒的爆發。
其次,養成自己良好文明駕駛習慣,有禮貌。當遇到交通堵塞時,可以聽聽廣播或音樂來放松煩躁的心情。
最后,在平時的休息時間,可以通過打球、唱卡拉OK、練習瑜伽等體育鍛煉來釋放情緒。如果連續兩周出現嚴重的情緒失落、失眠、食欲不振等癥狀,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可能會變成精神疾病。
相關推薦閱讀:安全出行:被忽視的“馬路殺手”---毒駕個危害身體的駕駛習慣才能安全更健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