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汽車行業發展(2020年汽車行業發展)

2019年中國車市經歷寒冬,連續十多個月——的銷售業績差強人意,讓整個行業冷靜下來思考未來。進入2020年,汽車行業將迎來2019年。

中國車市猶如寒冬,十幾個月——的銷量表現不盡如人意,讓整個行業靜下心來思考未來。進入2020年,汽車行業將迎來一輪新政策的實施。

2020年汽車行業發展(2020年汽車行業發展)

其中,新能源補貼正式退出、“雙積分”政策調整以及國家實施國六將是影響整個行業的三件大事。

新能源補貼將退出 下一步聚焦自主創新發展

從2015年國家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至今,已經過去近5年。到2020年底,持續多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徹底退出,新能源汽車下一步要靠自己努力。

以續航里程3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為例。按照2015年的補貼標準,消費者可獲得國家補貼5.4萬元/輛,2016年5.5萬元/輛,2017年4.4萬元/輛,2018年4.5萬元/輛。

2019年3月26日,四部委聯合發布0.755-7.9萬公里純電動乘用車國家補貼,僅為1.8萬元/輛,較2018年下降60%。對于一直沉浸在補貼“照顧”中的新能源汽車來說,

補貼喪失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2019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在這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2019年10月,由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起草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公布。

更加重視和務實地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自主創新和產業發展。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對暫時處于低谷期的新能源汽車提出了明確的階段性發展目標: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競爭力顯著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25%左右,新型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比30%。高度自主的智能網聯汽車實現有限區域和特定場景的商業應用。根據2018年的數據,

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占全年汽車總銷量的4.5%左右。

《規劃》還繼續提到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支持,包括不限行、建立碳交易市場銜接機制、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等稅收優惠政策、為市場普及提供政策支持等。其中,

“雙積分”將為退出后新能源汽車補貼發展提供重要政策支持。

“雙積分”調整 節能車與新能源車都需降耗

2018年4月1日,《規劃》正式實施,標志著中國汽車企業將從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兩個方面進行積分核算管理,業內稱之為“雙積分”管理方式。

“雙積分”的核心是限制具有一定年產銷量的汽車生產或進口企業所擁有的傳統燃油汽車的平均油耗,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具體體現在汽車企業實際油耗低于標準值,產生正積分,高于標準值,產生負積分。

同時還會統計新能源汽車的積分。新能源車的積分可以從燃油車的加分中扣除,如果企業積分核算產生負積分,還可以從關聯企業購買積分。如果企業不能扣除負分,將面臨處罰。

2019年7月2日,在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2018年“雙積分”核算中顯示,2018年我國乘用車企業(含進口)平均燃料消耗量為992.99萬輛。

平均油耗負積分295.13萬,新能源車正積分403.53萬。這說明在現行積分統計標準下,汽車行業正積分充裕,新能源積分供大于求的情況更加突出。

2018年度核算結果還顯示,平均燃料消耗量達標的企業有66家,達標率為47%;2017年平均燃料消耗量達標的企業有74家,占參與核算企業總數的57%。也就是說,

行業傾向于將油耗不達標的負分扣在新能源汽車的正分上,可能會出現“輕傳統燃油車降低油耗,重新能源車”的現象。

針對上述情況,主管部門也及時展開了“整改”。2019年7月9日,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雙積分”政策修正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同年10月,工信部等部門公布《規劃》。

在“雙積分”辦法的修訂內容中,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積分獲取門檻,相應降低了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的分值。修正案還特別提出,企業傳統能源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的實際值,

是指新能源汽車不參與核算的企業平均油耗的實際值,以避免“燃油車節油降耗不足,靠新能源彌補”的混亂做法。另外,在10月份的決定中,節能車對積分的貢獻有所下降。

對于具有更大車輛質量的純電動車輛的能量消耗要求也降低了。

業內人士認為,“雙積分”的調整變化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了更加寬松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也兼顧了節能汽車的發展需求。相比不同情況的汽車企業,新的雙積分要求將使未來汽車產品的節能環保要求更加嚴格。

“國六”排放7月起全國施行 國五車將完全退市

雖然國五到國六的切換過程在全國各地并不完全一致,但根據政策,2020年7月起全國將統一實施輕型汽車國六A階段。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十幾個省市提前實施了國六排放標準。

部分地區已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

在去年部分地區“倉促”提前實施國六后,汽車企業正在穩步持續推進國六車型的開發。記者從機動車環保公開信息中獲悉,截至2019年12月26日,

全國第六次輕型汽車環保信息公示輕型汽車共194家企業、4642個車型、15112536輛。這一數字比部分地區提前實施國六計劃的2019年5月增加了108家企業、11716482輛,增幅明顯。

此前對國六切換動作相對較慢的自主品牌及時跟上,普遍在2019年下半年發力,補齊了國六車型的短板。

對于消費者來說,國五全面退出的主要影響是部分車型將無法購買新車落戶。據了解,目前部分合資車和部分平行進口車尚未更新國六排放標準。其中,部分車型因為廠家即將更換而沒有更新。

其他一些車型由于技術、成本等因素,無緣國六。e之潮

關鍵詞:三件大事:汽車工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