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外飾圖紙標注,汽車內外飾圖紙標注大全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汽車內外飾圖紙標注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汽車內外飾圖紙標注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碳纖維在汽車上都有些什么應用?

碳纖維是一種高強度,高模量的新型纖維材料,目前應用的碳纖維材料都是碳纖維和樹脂的復合材料車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準確的說是由作為增強材料的碳纖維和作為基體材料的樹脂組成。由于其具有高強度,高模量,低密度,成型性好的優點,所以應用在汽車上可以很好的降低汽車重量,增強燃油經濟性。目前碳纖維在車輛裝飾方面的應用占多數,例如發動機蓋、尾翼、內飾面板得等,此外只有蘭博基尼、保時捷、寶馬、邁凱輪等豪車廠商都研發過碳纖維車身。除此車身以及裝飾性的用途之外,目前碳纖維復合材料也有用作汽車傳動軸、板簧、構架和剎車片等關鍵材料。下面就具體介紹一下:

汽車內外飾圖紙標注,汽車內外飾圖紙標注大全

制動盤的應用,與很多技術一樣,碳纖維的制動盤最初也是應用于F1賽車上,可以使得賽車在50米的距離內將速度從300公里每小時減到50公里每小時。碳纖維織物的復合摩擦材料用作制動系統的摩擦材料的時候,不會像普通制動材料那樣產生熱衰退的現象,同時有著更長的壽命。但含有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產品都價格偏高,所以這種剎車片還主要應用在高檔汽車上或者是賽車上。

車輪的應用,最為典型的就是柯尼塞格的碳纖維輪轂,柯尼塞格Agera R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中空式、一片式全碳纖維輪轂的民用車,通過碳纖維輪轂的使用,輪轂的重量維持在一個低水平,減少了20%的簧下質量。另外福特的GT350也采用了碳纖維輪轂,單個輪轂重量只有8.6公斤,遠小于鋁合金輪轂的重量。碳纖維輪轂的使用可以降低簧下質量和車輪的慣性矩,帶來更好的動力性和操縱穩定性。

傳動軸應用,汽車傳動軸的受力情況比較復雜,尤其要承受很大的扭矩,考慮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各向異性、比強度高和比模量相對較低的特點,使用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傳動軸能夠替代金屬產品,滿足使用要求。相比傳統的傳動軸碳纖維傳動軸可以減輕60%的重量,具有更好的耐疲勞性和耐久性,而且由于重量更小所以有著更小的傳動損耗。下圖是改裝的碳纖維傳動軸。

寶馬帶頭,剛柔并濟,汽車碳纖維時代已經到來?

汽車行業有兩大永恒的主題,一個是新能源,一個是輕量化。碳纖維的車身,主要于汽車輕量化有關。

為什么要輕量化

輕量化,即保證汽車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汽車重量。為什么汽車需要減重?見下圖:

汽車減重,伴隨著油耗和排放的降低,加速和操縱性能的提升,由于制動距離縮短,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安全性。道理其實很簡單,人太胖了,就需要減肥,才能更加靈活和健康。

輕量化材料

常見的輕量化材料分為金屬和非金屬。金屬材料主要包括高強度鋼、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等;非金屬材料包括工程塑料和復合材料等,其中就有我們即將閃亮登場的碳纖維。

比較一下幾種常見的輕量化材料,如下:

備注:比強度越高,表明達到相同強度所用材料質量越輕;比模量越大,材料的剛性就愈大。

可以看出,碳纖維除了價格比較高以外,由于其兼具碳材料和纖維的雙重優良特性,質量比鋼、鎂、鈦、鋁輕,但強度和模量更高,可謂是“剛柔并濟”。

碳纖維

那么碳纖維究竟是什么?先來一張圖,下圖為邁凱倫MSO 12C概念車上所采用的碳纖維,很有質感。

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纖維材料,由片狀石墨堆砌而成,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優點,碳纖維還具有較好的模態(提高整車NVH性能),設計自由度大集成能力強(大量減少零件個數和裝配工序),很好的能量吸收率(提升整車碰撞吸能能力),高的震動阻尼(提高整車疲勞強度)等特點

但同時,碳纖維也有缺點,而且還不小,就一個字,貴。其“黑色黃金”的稱號就是這么來的。

寶馬打頭陣,蘭博基尼說不?

目前市場上鋁合金的車身應占主流,很多車型如奧迪A8、捷豹XFL、特斯拉等均已采用全鋁車身。

而實現大規模采用碳纖維,已經實現商業化的汽車當屬寶馬,如下圖,寶馬7系730Li的車重只有1830kg,甚至比全鋁車身的奧迪A8L 30FSI還要輕90kg。

值得指出的是,碳纖維的應用是寶馬用來宣傳的一個賣點,下圖在寶馬七系B柱上標注的Carbon Core(碳纖維內核)熠熠奪目。

其實寶馬已經不是第一次這么干了,之前在i3電動和i8混合動力車型中,碳纖維已經成為其車身架構的主要材料。

在寶馬的帶領下,各大主機廠對碳纖維的應用和研發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是,在眾多車企中,卻有一家不是這樣。

據外媒報道,上周一(12月4號),曾以采用碳纖維而聞名的蘭博基尼推出了一款SUV,起名叫“URUS”,其車身重量低于5000磅,但是采用的卻是鋼和鋁兩種材料,這一突然的掉頭轉向,是特立獨行還是另有隱情?引人深思。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人參考”原創,如需轉載,請務必提前聯系我們,獲得授權。轉載時請注明“本文出處于+媒體平臺名稱+汽車人參考”以及原文鏈接,侵權必究。

技術·原創·精致·有趣

汽車圈兒的清流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汽車人參考“,獲取更過精彩原創文章

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這種兼具紡織纖維柔軟特點的可加工材料可以被使用到汽車很多方面上。這里我把它分為以下幾類。

1. 外覆蓋件

外附件就好比人的皮膚,碳纖維耐腐蝕性好、質量輕的優點在此時就凸顯出來。現在很多跑車都會在外覆蓋件上使用一些碳纖維材料,不過全碳纖維還是很稀有的物種。比如帕加尼 Zonda F Spider就是由全碳纖打造。

2. 內飾件

碳纖維由于熱膨脹系數小、耐磨、質量輕等特點,在內飾件上也大有可為。

3. 加強件

碳纖維密度為1.8g/立方厘米,鋼的密度為7.8g/立方厘米,密度比約為1:4。通用級碳纖維強度在3500MPa,超高強度鋼1 370MPa。也就說它在降低車重的同時,還大大提高了強度。不過由于成本昂貴,碳纖維并沒有大范圍使用起來,不過還是有些廠家想著法子把它放在汽車上。比如寶馬7系采用的碳纖維增強復合車身技術,簡單說就是把碳纖維作為加強件安裝在汽車上的重要部位,以此來加強車身強度。

4. 零部件

汽車零部件形狀要求高,部分零部件還需要較強的耐疲勞特性,這時候碳纖維可塑性強、耐疲勞特性好的優點就顯現出來了。特別是3D打印技術的加持下,可行性就更高了。

5. 全碳纖維車身

除了加強件外,碳纖維還可以作為主要承力的結構件,比如有些跑車采用的碳纖維單體殼車身結構。單體殼是F1賽車上最重要的車手安全保護倉,這個在高溫下烘烤制成的碳纖維殼體能在極端狀況下保證車手的生命安全,現在這項技術也正從賽車走向民用車領域。

比如邁凱倫MP4-12C就采用了這種單體殼設計,而邁凱倫也是這項技術的鼻祖之一(第一具真正意義上的碳纖維單體殼卻是邁凱輪在1984年引進的)。

總之,碳纖維質量輕而強度高,應用在汽車上可以大幅降低車身重量,對提升汽車的操控性、安全性大有好處。因為優異的性能,這種材料在汽車上使用面很廣,只不過因為成本高,目前只是在賽車、超跑上應用較多,民用車中也只有少數豪華品牌的高端車型上少量使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汽車內外飾圖紙標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汽車內外飾圖紙標注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THE 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