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禁止gms(工信部禁止gms)

近日,工信部官網公開的一份回復再次將“禁燒”一詞帶入人們的視線。《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7936號建議的答復》(以下簡稱《答復》)中,近日,

工信部官網公開的一份回復再次將“禁燒”二字帶入人們的視線。

工信部禁止gms(工信部禁止gms)

工信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7936號建議的答復》(以下簡稱《答復》)中明確表示,正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研究禁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的問題。

并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開展先行更換城市公交出租車、設立燃油車禁行區等試點。在成功的基礎上,統籌研究,制定燃油車退出時間表。

“禁燃”為時尚早

關于“禁燒”,工信部副部長新在2017年天津論壇上首先表示,工信部已經啟動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的研究。當時此番言論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時隔兩年,工信部對“禁燒”問題給予了明確積極的回應,這也是官方首次以書面形式公開信息。

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出的研究制定禁止銷售燃油汽車時間表,加快建設汽車強國的建議,工信部在《答復》中表示,正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結合技術發展進程和產業發展實際,

研究禁止傳統燃油汽車等相關問題,全面科學地比較分析傳統燃油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成本、節能減排、市場需求等方面的潛力和作用。

傳統燃油車真的要退出國內市場了嗎?對此,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程世東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答復》的重點并不是工信部正在研究相關問題。

而是背后的內容。“第一步,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開展城市公交出租車首次替代、燃油車禁行區設立等試點。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統籌研究,制定退出時間表。從這個角度來說,還早。”

《答復》中提到的在公交車、出租車等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試點,其實已經在很多地方展開。太原市2016年實現出租車全電動化;深圳也在2019年初完成了出租車和公交車的電動化;至于北京,

今年7月,剛剛出臺政策,對純電動車更換出租車給予最高7.38萬元的獎勵;廣州還提出,到2022年底,全市巡游出租車基本實現全面新能源化。

至于燃油車禁行區試點,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還沒有開展。程世東表示,這種試點應該先設立,一段時間后再判斷是否可行。在城市公共交通和租賃領域的首次替代和燃油汽車禁行區這兩種試點取得成功后,

我會研究燃油車退出的時間表。“從這個措辭來看,還早。”

新能源車能否挑大梁?

一旦傳統燃油車被禁,就意味著新能源車必須成為市場主流。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截至2018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突破300萬輛,占全球總量的50%以上。

產銷量連續四年世界第一。

盡管如此,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除了挪威等少數國家,電動汽車的份額普遍較低,短期內難以成為市場主力。中國新能源汽車也在今年7月首次出現負增長。

“過去主要靠補貼推動。現在就看市場競爭力了。雖然遲早要走到這一步,不能總靠補貼,但我還是認為,沒有補貼,電動車的市場競爭力還是不夠的。”程世東說。

此外,當前全球車市普遍不景氣,被寄予厚望的中印兩大車市進入車市“寒冬”。印度車市正面臨20年來最大的危機,中國車市自去年7月以來連續13個月產銷同比下滑。

或許是意識到新能源汽車短期內無法擔負重任。工信部強調,我國在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同時,也高度重視節能汽車的發展,堅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下一步將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積極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面“禁燃”在何時

其實“不燒”最早的導火索是大眾集團的“排放門”。排放造假丑聞的接連曝光,讓柴油車一夜之間成為政府口誅筆伐的對象,并蔓延至汽油車。環保主義者就不必說了,各國議員也紛紛站隊。

2016-2018兩年間,荷蘭、挪威、德國、法國、英國、印度、愛爾蘭、美國加州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出現了“禁燒”的聲音,但一般只停留在官方口頭聲明或政府文件、動議的層面。

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以正式法案的形式確定“禁燒”時間表。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對記者談及中國是否“禁燒”:“還是有可能的。站在企業的角度,還是希望政府態度明確,讓開發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的企業更加堅定。當然,

對于政府來說,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何時宣布“禁燒”需要很多考慮。如果海南、雄安新區或者一些示范區想推廣電動車,那么可以犧牲一些個別企業的利益。但是在全國范圍內,

會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他還補充道,“禁燒”是一個長期的事情,短期內應該會有一些替代和引導政策來進行逐步過渡。我們的記者張冬梅。

關鍵詞:工業和信息化部,禁止焚燒試點成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