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移的條件
漂移的條件可以歸結為一件事:后輪失去大部分抓地力,而前輪可以保持抓地力);這時,只要前輪保持抓地力,當車輪有一定的側向力時,汽車就會發生漂移,從而造成漂移。
如何讓后輪失去抓地力
1、行駛時后輪與地面存在負速差
2、任何情況下,后輪與地面應有正的速度差
3、減少行駛時后輪與地面之間的正壓力。
這三項只要滿足其中一項就足夠了。其實1和2都是降低摩擦系數的方法。它們是分開的,因為應用方法不同。
如何保持前輪抓地力
1、行駛時前輪與地面的速度差不應太大。
2、行駛時不要過多減小前輪與地面之間的正壓力。最好增加正壓。這兩項必須同時滿足。
產生漂移的方法包括
1.在直路行駛時,拉起手剎并轉動方向
2.轉彎時拉手剎
3.在直路行駛時,先踩剎車,然后轉向
4.轉彎時猛踩剎車
5、對于動力充足的后輪驅動車輛,當車速不是很高時,踩油門并轉動方向。
其中3和4采用重量轉移,這是對汽車損傷最小的方法。1和2僅用于拉力比賽中使用的前輪驅動車輛和四輪驅動車輛,除非不怕損壞車輛,否則可以放棄。注意1和2、3和4是分開的,因為小車的移動路線會有很大不同。重要提示:漂移轉彎與普通轉彎的限速相同,并且漂移轉彎的限速最多只能比普通轉彎高一點點。硬地上漂移過彎的速度極限甚至比普通過彎還要低!
至于汽車最終能否漂移,與輪胎與路面的摩擦系數、車速、制動力、油門、前輪轉角、車重分布、軸距等諸多因素有關。軸距、懸架的軟硬度。比如,雨天、雪天行車容易漂移,但不漂移就比較困難;行駛速度越高,越容易漂移;快速行駛時很容易漂移。;軸距和軸距越小、車身越高,重量轉移越大,越容易漂移;前懸掛系統的防側傾效果越弱,越容易甩尾。
輕彈控制
如果漂移是手剎造成的,那么當車旋轉到你想要的角度時,就應該松開手剎。
漂流中間的任務就是調整身體姿勢。因為路面的凹凸不平、路線的彎曲程度、汽車的過彎特性等因素經常會發生變化。因此,駕駛員常常要控制方向盤、油門、剎車,甚至離合器,才能讓汽車沿著駕駛員想要的路線行駛。
我先說明一些原則:要讓輪子滑得更遠,就應盡可能減少輪子與地面的摩擦力;為了使車輪減少滑動,應盡可能增加摩擦力。前面說過,減少摩擦力的方法一是使車輪轉動過快或過慢,二是減少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正壓力;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則相反。
其中,使車輪轉動過慢的方法是踩腳剎或拉手剎,我所知道的所有帶有手剎的賽車都處于我提到的情況)
踩腳制動器:四個輪子都會減速。最終是前輪損失摩擦力多還是后輪損失摩擦力多,不能一概而論。
拉手剎:前輪不會失去摩擦力,但后輪會失去大量摩擦力,因此容易發生轉向過度。因為腳剎和手剎都有減速作用,車子會很快停止滑行。
相關推薦閱讀:
遠離原地旋轉。中級和高級汽車漂移的詳細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