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穩中求進的論文(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穩中求進的論文)

新能源汽車發展穩步推進。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要穩定。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企業要進入。企業要通過競爭加強技術進步和產品進化,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實現穩步前進。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政策要“穩”。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企業要“進入”。企業應通過競爭加強技術進步和產品進化,提高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

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穩中求進的論文(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穩中求進的論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產銷數據顯示,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11萬輛和9.5萬輛,同比下降36.9%和43.7%,這是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連續第五個月下降,且降幅正在擴大。

由于去年12月產銷基數較高,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不僅無法實現年初預期的目標,還可能成為負增長。

很多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擔憂。一些否定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聲音又開始泛濫了。筆者認為,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要求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那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如何才能實現穩步前進呢?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政策要“穩”。國際產業發展的經驗表明,在產業孕育和崛起的初期,政府有必要通過一定的補貼來培育產業。但隨著行業的逐漸成長和成熟,補貼最終會退出,行業會由政策驅動走向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財政補貼是大勢所趨,但是退的幅度和節奏也很重要。與過去每輛新能源汽車平均補貼下降15%左右不同,2019年下半年,中央財政補貼下降50%,地方補貼取消。邊坡后退的幅度很大,

遠遠超過企業降成本的速度,以至于部分企業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虧損”,放緩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投放。與此同時,大部分地方政府并沒有真正落實此前發布的非財稅支持政策,這也使得消費者體驗不如預期。

購買意愿不強。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成為當前汽車產業變革的新趨勢。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成為有效緩解我國能源和環境壓力、促進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

也是加快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但由于技術不成熟,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遠不及傳統燃油汽車,短期內指望新能源汽車完全由市場驅動是不現實的。現在新能源汽車70%的銷量來自限購城市。

這很能說明問題。因此,需要保持相關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避免產業大起大落。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企業要“進入”。得益于國家的政策支持和企業的不斷努力,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存在價格高、續航短、充電難等問題。

財政補貼政策在培育新能源汽車一級市場方面是有效的。但如果長期實施,企業容易產生政策“依賴”,失去技術開發和產品升級的動力和壓力,行業也容易出現低水平的盲目擴張。這也是中國的決定。2020年以后,

財政補貼全額退出的初衷。因此,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的過程中,企業應通過競爭加強技術進步和產品進化,提升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

沒有企業的競爭,就沒有產業的進步。回顧全球汽車的百年歷史,既是一部市場競爭史,也是一部技術創新史。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只有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加快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創新,通過控制關鍵核心技術,培育比燃油車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打造行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商業模式,贏得未來新的競爭優勢。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穩中求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