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業界曾表示,6月初5G牌照的發放將使國內5G建設進入提速階段。6月6日,
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業內曾表示,6月初5G牌照的發放將加速國內5G建設,5G商用時間有望再次提前,這正是得益于國內技術的成熟。
以及外國競爭的加速。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研究數據,5G將于2020年正式商用,預計當年將帶動直接產出約4840億元,2025年和2030年將分別增長至3.3萬億元和6.3萬億元,近十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9%。
5G進入商用快車道,也將對整個汽車零部件行業產生巨大影響。
5G商用加速車聯網與無人駕駛產業化步伐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數據顯示,5G的傳輸速度比4G網絡快幾百倍。如果用普通人都能體驗到的場景:我們可以想象在8秒內下載一部內存高達1G的電影。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如果4G通信技術可以連接車內的智能設備,那么5G將成為連接包括汽車在內的各種物體的物聯網(IoT)的核心技術。5G網絡不僅速度快,而且連接更準確。
因此,汽車可以利用5G網絡將自身和周圍物體的實時變化上傳到云圖,并通過云圖判斷相互位置,使汽車即使在高速行駛時也能快速做出反應,從而使汽車更加安全。
正如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副總裁、技術委員會輪值主席張振林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所說,5G車聯對于實現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非常重要。在自動駕駛過程中,
車輛的傳感器接收到監控道路信息的時間越短,安全性越高,這就要求通信網絡具有高可靠性和低時延的特點。由此可見,未來車輛不再是單獨決定行駛路線或軌跡,而是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感知,才能完成自動駕駛的過程。
娛樂與安全:零部件企業5G時代必爭之地
正是在這種高速精準的交互過程中,汽車零部件企業以5G為載體,圍繞信息娛樂和車輛安全舒適兩大目標而努力。
“在5G網絡下,只要我們能夠體驗到智能手機、家庭環境或辦公室中的功能,未來我們就可以將它們集成到汽車中。”科大訊飛股份智能汽車事業部產品經理王斌(化名)告訴記者,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是與時俱進的。
未來汽車不僅僅是駕駛工具,還承擔著娛樂功能。隨著5G的到來,車載娛樂系統越來越智能,通過語音指令使用導航、天氣預報、娛樂互動的體驗更加流暢。正是因為這種市場前景,科大訊飛在車載娛樂領域做了長期布局。
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發展自動駕駛的首要目標是提高車輛的安全性,那么自動駕駛的安全系數有多高呢?這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張振林表示,人工智能作為自動駕駛最重要的基礎方案,能否幫助我們實現零死亡、零事故,還是一個未知數。
5G的出現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提升到另一個高度。“通過5G實現車輛與萬物的互聯,會帶來非常明顯的優勢:當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決定變道時,可以準確知道對方車道是否有車,加速度是多少等。通過5G信息。
如此精準的信息和信息反饋速度,可以更好的規劃我們的駕駛路徑,做出決策。”張振林說道。
汽車零部件供應鏈迎來巨變
汽車內部有一套極其復雜的電子電氣系統,使汽車的主機和各種儀表盤更好地相互作用,提高系統集成度,意義重大。然而,目前汽車內部往往通過獨立或不兼容的電纜連接,外部使用無線連接。
這些系統互不兼容。例如,信息娛樂系統和防撞系統通常使用不同的協議。隨著5G網絡時代的到來,汽車電子電氣系統將采用通用技術,從而使汽車系統的整體交互性更強。
這不僅給汽車技術和系統的發展模式帶來重要變化,也給汽車技術、零部件和系統的供應鏈帶來巨大變化。
“目前電子電氣系統和配套軟件占汽車成本的30%。”王斌指出,與普通消費品相比,汽車對制造和設計的要求更高。然而,汽車工業的大規模技術開發和制造,
都與物聯網、智能手機等垂直行業有重疊。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汽車的比重將大大增加,汽車電子和系統的比重也將不斷增加。據了解,各大汽配巨頭的智能汽配銷量都在成倍增長。可見的,
未來,汽車零部件的供應系統將更加智能化。
“從5G商用到萬物互聯的實現,至少需要3到5年。”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的預測更為理性。他表示,5G頻譜主要分布在中頻段,信號傳輸距離有限。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來完成全國覆蓋。
這對運營商來說意味著更大的網絡投資。不過可以肯定的是,5G商用時代的到來將進一步推動V2I和V2V的應用,車聯網將延伸到車、人、路的交互,未來將形成一體化的智能交通網絡。
關鍵詞:5G汽車零部件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