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寧波汽車改色膜施工企業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寧波汽車改色膜施工企業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在軍統和中統的爭斗中,戴笠是怎么打倒徐恩曾的?
有人說戴笠靠女人,有人說戴笠利用蔣介石,但與其說是戴笠打倒徐恩曾,不如說是蔣介石利用戴笠打倒了徐恩曾,借以壓制陳果夫和陳立夫的CC系。
軍統和中統原本涇渭分明,后期卻勢同水火,冰炭不同爐
中統管黨,軍統管軍,就像蔣介石的兩條大狼狗,各有勢力范圍。中統主要負責除軍、憲、警等軍事部門外的情報安全,暗中打擊一切反對派。由于蔣介石早期面臨的主要是內部的權力斗爭,中統為鞏固蔣介石的地位做出重大貢獻,因此地位權勢是要高于軍統的。
隨著抗戰爆發,負責軍、憲、警等軍事部門和對外情報安全的軍統,出鏡率越來越高,他們進行了大量的暗殺活動,抗戰期間很多大漢奸如張敬堯、程錫庚、季云卿、張嘯林、傅筱庵、陳耀祖等都是被軍統干掉,他們的存在感越來越強,地位權勢逐漸高過中統。
同樣是特務部門,軍統和中統摩擦越來越尖銳,兩邊的boss戴笠和徐恩曾也不可避免地產生矛盾,他們的矛盾既有公的因素,也有私人仇怨。
戴笠水平遠超徐恩曾,他利用一個女人,扳倒了對手
戴笠和徐恩曾都是浙江人,都很聰明,徐恩曾還是大地主出身,但他很貪財,抗戰期間,他曾把銀行的一批巨鈔設計據為己有,后來被軍統查獲,戴笠把此事報告給蔣介石,老蔣非常生氣,要追究責任,把徐恩曾嚇個半死,還是在陳立夫說情之下,才被蔣介石放過一馬。
貪財的徐恩曾不知收斂,又想利用一批假鈔發國難財,結果又被戴笠得知,戴笠聞訊立即部署特務攔截,果然截獲了這批假鈔,然后再次打小報告給蔣介石。這回蔣介石考慮到他的功勞,仍沒有拿下徐恩曾,但卻已經對他不厭其煩,就差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蔣介石的忍耐給了徐恩曾錯誤的暗示,他不收斂不收手,繼續發國難財,不但自己參與中印緬邊境交通走私,還放任他的前妻王素卿打著自己的幌子,利用中統特權假借運輸抗戰物資發國難財,這兩個口子真是臭味相投,一點不知節制。
戴笠一直試圖整垮中統,他掌握這些情報后,專門給徐恩曾列了四大罪狀:濫用職權罪、走私戰略物資罪、縱容手下殺人罪、擾亂市場秩序罪,這些罪名個個都夠讓徐恩曾掉腦袋。
軍統和中統之爭,表面是戴笠和徐恩曾之爭,實際是蔣介石和二陳之爭
蔣介石對徐恩曾早就不滿,而二陳(陳果夫、陳立夫)也很嫌棄徐恩曾這個不爭氣的狗腿子,不再給他出面說情,于是四大罪狀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1945年1月30日,蔣介石親自宣布撤去徐恩曾所有職務,永不敘用,徐恩曾終于成功把自己作倒了。
戴笠成功扳倒了徐恩曾,顯然是他的能力水平更高一籌,但我不認為是蔣介石被戴笠利用,干掉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反而是蔣介石在利用戴笠及其軍統,壓制掌控中統的二陳。
與戴笠直接向蔣介石匯報不同,徐恩曾和蔣介石中間還有隔著二陳,二陳為代表的CC系在國民黨內部勢力很大,一度有“蔣家天下陳氏黨”的說法,熱衷鞏固個人地位的蔣介石肯定不會容許這一威脅存在,加上后期中統的作用削弱,因此他扶植軍統壓制軍統是很正常的。
在戴笠和徐恩曾,軍統和中統的斗爭中,只有蔣介石才是最終受益者。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中統頭子徐恩曾從中統局前身——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干起,直到1945年初被撤職。其掌控中統十余年,使中統從最初的數十人,發展為遍布全國各地、人員約二十萬人的龐大特務組織。蔣介石蔣介石為何突然下達了一紙手令:“免去徐恩曾本兼各職,永不錄用”?這其中有很多鮮為人知的事情。徐恩曾被撤職前,職位是中統局副局長(主持工作)、交通部次長。徐恩曾在被撤職的前兩年,就曾受到蔣介石的五次斥責,這也是其下臺的前奏。
第一次斥責:
1943年,中統成員在沒有足夠證據的前提下,到國民黨經濟部抓人,遭到經濟部官員及其它部門的聯合抗議和投訴,造成極壞的影響。為此,徐恩曾被蔣介石叫去斥責一頓。第二次斥責:
1944年4月,在一次“甲種會報”會上,蔣介石向與會各部門首腦詢問關于河北和山東解放區的情況,只有徐恩曾事先沒有做好準備。回答時支吾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令蔣介石大為惱火,對其嚴歷申斥。第三次斥責:
1944年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期間,會場附近出現了“總裁獨裁,中正不正”的標語。蔣介石惱怒,令徐恩曾徹查。但徐始終沒有查出結果。又被蔣介石一頓訓斥,罵其“簡直是個飯桶”。第四次斥責:
1944年秋,在一次會上,蔣介石對徐恩曾又一次進行申斥:有人說我與護士同居,損害領袖形象,你為何不報不查?《新華日報》整天刊登反黨國、反政府的言論,你連一張報紙都管不了,簡直是無能之極。第五次斥責:
這是徐恩曾的前妻利用他的影響力進行走私、販私、放高利貸,被軍統頭子戴笠報告了蔣介石,徐恩曾再次受到斥責。戴笠為了打擊中統勢力,還多次秘密調查徐恩曾的一些貪腐行為,報告給蔣介石。
如:抗戰期間,國民黨軍警將一筆巨款欲押往重慶,途中因日軍追來,情急之下,軍警們將巨款藏了起來,便一哄而散。銀行后來找到部分軍警詢問巨款的下落,為了逃避責任,他們謊稱錢被燒了。銀行信以為真,便將這些錢的編號注銷。后來徐恩曾得到了這筆巨款,便派人將其送往重慶銷贓。途中被查獲,因這些款已被銀行銷號,故鑒定為這是假幣。戴笠知道此事后,便寫了“中統運送假妙”的報告送給了蔣介石。蔣介石大怒,下令徹查。嚇得半死的徐恩曾立即找到陳果夫兄弟倆。在二陳的運作下,將此事壓下。徐恩曾不但受到軍統戴笠的小報告,而且還經常受到中統局內部高層的聯合攻擊,他們也常向上打小報告,使蔣介石對徐恩曾備感失望,決定將其撤換。徐恩曾是陳果夫、陳立夫兩人心腹,二陳這次為何不保徐恩曾呢?這主要還是怨徐恩曾自己。中統局在抗戰時期曾與英國進行過三次合作,最終合作均失敗。英國上書給民國政府的報告稱:合作失敗主要責任在中方,中方缺少誠意、組織渙散、指揮不力,動機不純,只知道要錢。這與軍統與美國合作極佳成了鮮明的對比,也使蔣介石對徐恩曾極為不滿。徐恩曾是個官迷,在任中統局實際負責人及交通部次長后,又想當經濟部長。他深知,陳立夫兩兄弟是不贊成他擔任經濟部長的,所以他就另攀高枝,試圖借助其它勢力來實現其目的。這就使二陳對他有了戒心并失去了信任。當初二陳也贊同徐恩曾擔任交通部次長的目的是想讓中統在交通部這條線上擴大CC派的勢力,而現在徐恩曾要放松中統這個根本,另覓高枝。二陳擔心他們失去對中統的控制,因此,在得知蔣介石有意要撤換徐恩曾時,二陳不但沒有進行力保,反而馬上推出了接替徐恩曾的人選,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45年1月,根據蔣介石的手令,徐恩曾被撤去中統局副局長職務,半個月后,他的交通部長職務也被免去。1945年5月,在國民黨六大全會上,徐恩曾的最后一個頭銜——中央執委也被免去。徐恩曾從此淡出了政治舞臺。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歡迎點贊和評論
戴笠與徐恩曾,分別是軍統頭子和中統頭子,都是執掌國民黨情報機構的大佬,曾經不可一世的弄潮兒,性格不同,結局不同。
戴笠,原名戴春風,黃埔軍校第六期騎兵科畢業,號稱復興社十三太保之一,國軍中青年少壯派。忠誠于蔣介石,能力很強,并有手腕。實際上,也有一個頗有政治理想的人物,做事雷厲風行。徐恩曾,江浙財閥徐新六是他的近親本家,對他多有支持。徐恩曾早年上海南洋大學畢業,后留學美國,工科博士,技術官僚,背后是CC系陳立夫,陳果夫的親信心腹,吳鐵成,戴季陶也很欣賞他,故而徐可以穩坐中統“金交椅”。
戴笠自1938年開始,全力經營軍統,使得軍統從一個軍中少壯派組成的小團體,演變為有5萬多編制內特工的情報與特務機構,可謂厥功甚偉。戴笠本人的能力,也可見一斑。
徐恩曾能力也并非菜雞,但是問題在于站隊不夠聰明。他依賴于二陳的cc系,對蔣介石不夠忠誠,成為他最大的短板。到了1946年,連東家二陳都不信任他了,徐的倒臺就可以想見了。戴笠確實經常擠兌和指責徐恩曾,秘密向蔣介石報告徐的小動作,比如他的治家不嚴,前妻牽扯到了邊境走私案。
再比如徐恩曾侵吞公款和公共物資,都是軍統特務追蹤得到的消息。而徐恩曾對于戴笠戴老板,反制能力則比較差。
蔣介石對待親信如同人才兼奴才,徐恩曾不是一個好奴才,而戴笠絕對是一個好下屬,好奴才,唯領袖意志是從。蔣介石因為徐恩曾查不出開會時打出總裁獨裁,中正不鄭的幕后主使罵徐恩曾為飯桶。
在我們的心腹重地,出現這等事,既未能事先加以防止,事后又不能查出究竟,實在有忝職守。
而戴笠辦事妥切保密,不像徐恩曾考慮不周,往往顧此失彼。1945年,蔣介石頒布了“撤去徐恩曾本兼各職永不錄用”的手諭。雖然經過吳鐵成說項,勉強又謀取顆交通次長,但自此一蹶不振,直到1985年去世于臺灣。戴笠雖然在官運和能力上優于徐恩曾,但是卻因飛機失事而摔死,僅僅49歲,可謂悲劇性人物。徐恩曾則老謀深算,藏而不露,活了90歲,晚年經商發大財,有一些中庸的處世之道,這么說來,到底誰是贏家呢?!
歷史傳訊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于原創,書寫歷史,資鑒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寧波汽車改色膜施工企業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寧波汽車改色膜施工企業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