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乘用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雖然從有效工作日來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乘用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雖然從有效工作日來看,
今年一月份比去年一月份少幾天。1月份乘用車產銷大幅下降有客觀因素,但1月份如此高的乘用車產銷降幅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降幅超過50%,讓人對未來幾個月的乘用車市場走向感到擔憂。
有效工作日減少是主因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預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下降33.9%和27.1%,同比下降27.6%和20.2%,拖累1月份整體車市。
汽車銷量大幅下滑是1月份乘用車市場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數據顯示,1月份,汽車總銷量為81.8萬輛,同比下降23.7%。1月份汽車銷量前15名中,超過一半的車型出現負增長。
曾經在車市占據重要地位的帕薩特,甚至在1月份跌出了銷量前15的榜單。
頭部企業和大集團的大幅下滑特別有意思。根據SAIC發布的產銷快報,1月份,SAIC銷售40萬輛汽車,同比下降34.55%。作為中國產銷量最高的汽車集團,SAIC產銷量的大幅下滑尤為引人關注。分析原因,
正是集團旗下合資企業產銷量的大幅下滑造成了SAIC整體銷量的下滑,廣汽集團也存在同樣的問題。1月份,廣汽集團主要投資企業汽車產量共計138004輛,同比下降24.31%。
與去年同期相比,產量減少44331輛;汽車銷量共計176,271輛,同比下降15.94%,比去年同期少銷售33,438輛。雖然其他大型企業集團沒有公布具體的銷售數據,但是從已經爆發的具體車型的銷量還是可以看出來的。
各大集團1月銷量不佳,其中合資車企銷量下滑尤為明顯。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世華認為,有效工作日減少是1月份乘用車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實受疫情影響較小。但不可避免的是,受疫情影響,2月份的乘用車市場會很“慘”,很多車企已經放棄了2月份銷量目標的考核。
預計整個一季度,乘用車銷量都很難有起色。但預計疫情結束后,車市可能會出現一個小的銷售高峰。但總體來說,今年車市將面臨很大壓力。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家穩定汽車消費政策的提出,
汽車行業可能會有新一輪的政策利好。廣東省佛山市宣布從3月1日起,對每位購車者補貼3000 ~ 5000元。乘用車市場有望迎來新一波政策紅利。
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降幅超過50%
中汽協預測,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5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3%和54.5%。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負增長,尤其是頭部企業。
北汽藍谷發布的產銷快報顯示,1月份,北汽新能源產量1602輛,同比增長10.28%;銷量為2006輛,同比下降55.54%。曾經一路領先的北汽EU系列1月銷量不足2000輛。
該系列車型銷量大幅下滑是北汽新能源銷量下滑的最大原因。如此高的跌幅也是1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普遍現象。另一家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1月銷量降幅高達75.12%。
自行車銷量方面,排名第一的榮威Ei5銷量僅為3068輛,是唯一一款1月銷量突破3000輛的純電動汽車。值得注意的是,寶馬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3000輛的銷量成為榮威Ei5之后的亞軍。
蔚來ES6也以1493輛的銷量位列第八。奔騰B30 EV以2161輛的銷量位列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前十榜單第四名。從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十榜單來看,當前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普通消費者和旅行用戶的需求正在急劇下降。似乎只有豪華車消費者還在買單。新能源乘用車目標消費者消費能力的下降也印證了沒有補貼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增長的艱難。
值得關注的是,工信部提出修改新能源汽車企業準入條件,而且大幅降低。降低門檻是幫助更多企業進入市場,還是給行業發展帶來新的競爭活力,目前尚不清楚。
合資大幅下滑 自主成大集團中堅力量
在已公布的企業銷售數據中,合資企業銷量鮮有增長,幾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這也是1月份乘用車市場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
根據廣汽集團公布的數據,1月份,廣汽本田銷量為61,732輛,同比下降16.14%;廣汽豐田銷售67,620輛,同比下降15.16%;廣汽菲亞特售出2064輛汽車,
同比下降77.61%;廣汽三菱銷售8279輛,同比下降31.58%。SAIC旗下合資企業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上汽大眾1月銷量11.3萬輛,同比大幅下降40.53%;上汽通用汽車1月份銷售了125,464輛汽車,
同比下降30.49%;上汽通用五菱銷售78,240輛,同比下降51.10%。
然而,合資車企也有逆市增長的情況,比如一汽馬自達。1月份,一汽馬自達銷量同比增長7.45%,至7,539輛。長安福特也告別了拖累長安的日子,1月份銷量達到15,358輛,同比增長4.2%。
此外,豪華車市場依然強勁。盡管BBA、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尚未正式公布數據,但相關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豪華車市場實現了5%的增長。數據顯示,菲尼迪今年1月在華銷量為3103輛。
同比增長4.3%。其中,全新的英國菲尼迪QX50售出1723輛,同比增長16.4%。雖然英國和菲尼迪的自行車銷量仍然不高,但銷量的逆勢增長值得肯定。經過兩年的調整,
英倫和菲尼迪去年以來的正增長并沒有隨著乘用車市場的大幅下滑而結束,這一點尤為難得。奧迪A6L月銷量17643輛,同比增長39.6%。奔馳GLC銷量達19,046輛,同比增長54.2%。
雖然整體下滑趨勢不可避免,但自主品牌1月份的市場表現明顯略好于合資品牌。1月份,紅旗品牌延續了去年的熱銷勢頭,銷量達到12,630輛,同比增長142.7%。雖然這和去年紅旗銷量基數低有很大關系,
但隨著4月份紅旗H9的預售,紅旗產品陣容更加齊全,可能還有這種增長的空間。自主板塊也成為廣汽集團的亮點。數據顯示,1月份廣汽乘用車銷量為35688輛,同比增長5.29%;SAIC獨立板塊的跌幅并不大。
成為支撐其發展的新生力量。
長安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長安汽車整體銷售134578輛,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同比增長1.8%,各車型月銷量均突破1萬輛。
長安CS35、長安CS55、長安的CS75“三劍客”一直保持著月均過萬的銷量。其中長安CS35系列月銷10253輛,長安CS55系列月銷10952輛。
長安CS75系列實現單月銷量25773輛,實現同比增長56%,連續四個月蟬聯SUV月度銷量榜第二名。而且長安歐尚1月銷量達到19243輛,同比增長48.4%。其中,
歐尚X7月銷量為13,007輛,環比增長17.4%。
關鍵詞:乘用車啟動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