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汽車改色膜高達戰損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汽車改色膜高達戰損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曾國藩的湘軍是如何攻破太平天國天京的?
天京的失陷,十分特殊。他是在兵力占優、對手犯錯、運氣不錯的情況下,被敵人攻破的。
以犯錯開局的天京圍城戰
1862年5月,曾國荃一路猛攻,抵達天京城外。可是,一到城下,曾老九就傻眼了。
原本,曾國藩制定的是四路齊進的戰略。
可是,鮑超、多隆阿等軍遭到太平軍的節節抵抗,行動遲緩,長期沒抵達天京附近。
抵達天京城下的曾國荃,只有24000人,周邊兩百里沒有友軍,成了一支冒進的孤軍!
曾國荃后悔了,他在給郭昆燾的信中寫到:經過安慶之戰,我以為賊怎么都搞不定我,所以我敢孤軍深入。可是,誰能想到,鮑超、多隆阿,他們居然遠在兩百里以外呀!
各懷心思,太平軍錯過第一次機會
敵孤軍冒進,正我殲敵之機!
洪秀全急招李秀成,決心趁曾國荃營壘未固,立刻發起進攻,摧毀曾國荃!
李秀成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湘軍有水師之利,現在不好打,我們穩定好蘇浙,過個兩年,等湘軍師老兵疲了,我們再去搞他。
討論來討論去,耽擱時間。
當李秀成終于來救天京時,已經過去了3個月!
初來乍到的湘軍已經扎穩營壘,嚴陣以待了!
好運來
運氣來了,擋了擋不住。
就在曾國荃擊退天京守軍的反擊,扎穩營寨時,瘟疫來了。
這場瘟疫對湘軍的殺傷,比太平軍厲害得多!
曾國荃軍,病倒一大片,每營無病者,不過一二成隊,難以制賊。
本應來會合的鮑超,病了6600多人,死者數千。
在一片傷病中,曾國荃迎來了李秀成的大軍。
看起來很熱鬧的雨花臺大戰
李秀成率13王,號稱60萬大軍(實際30萬左右),而對面的湘軍,能戰者不過萬人!
李秀成不只是人多,裝備也好!擁有洋槍多至二萬支,曾國荃驚呼:“賊之火器精利于我者數百倍”。
此戰,打得十分熱鬧。太平軍地上猛攻,低下挖地道,猛攻46日,湘軍營壘險象環生。
46日后,湘軍戰死5000余人,太平軍,傷亡也不滿萬!
死戰,打了四十六天,才損失這么點人?
曾國藩給出了解釋:現在的太平軍,和當初不同了。他們就喜歡放炮造勢,不喜歡肉搏!
所以,這場讓人迷惑不解的惡戰,其實,只是看起來熱鬧!
即便如此,湘軍此時能戰者總共不及萬人,已經戰損5000,再加把勁,曾國荃也扛不住了呀!而太平軍既然傷亡不滿萬,為何撤了呢?
原來,李秀成得知聽王在上海戰敗,蘇州空虛,率軍去救了!次日,太平軍全線撤退!
稀里糊涂的進北攻南
攻堅不好打,那打運動戰好不好?這總是太平軍所長吧!
洪秀全制定了一個計劃:1、趁湘軍云集天京附近,令李秀成迅速北上,看看能不能引走湘軍;2、進入淮南,給天京補給糧食;3、會合西北陳得才50萬大軍,一起解圍!
李秀成反對無效,不情不愿地帶著50萬大軍,開始了進北攻南計劃。
李秀成一出發就傻眼了,這是淮南嗎?哪有糧食呀!多年戰亂,這里已經殘破不堪,此時,又正直青黃不接之時,大軍能找到吃的就不錯了,哪有余糧補給天京呢?
雖然湘軍在北面兵力不足,只能以少許兵力做重點防御,但太平軍疲勞饑餓之師,還就是打不開局面!
就在這無意義的耗費中,天京告急,洪秀全又急召李秀成率軍回來!
九洑洲,李秀成主力被殲
得到李秀成退軍的消息,清軍決心趁機全殲李秀成大軍。
李秀成抵達長江北岸,開始渡江。湘軍集中兵力,對正在渡河的李秀成軍發起猛攻!
太平軍渡河慌張,正直長江大水,淹死者數以萬計!未過河的太平軍一起到九洑洲躲避。
結果,江水上漲,洲上一片汪洋,太平軍沒柴可用,饑餓難耐。湘軍發揮水師之利,輪番猛攻!太平軍被殺的、溺死的無數!
當李秀成回到天京時,帶回1.5萬人!
李秀成大軍,在此戰中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
讓城別走被拒,帶著幻想消極防守
李秀成的大軍覆沒,還有一個嚴重的附帶結果:九洑洲丟了。
太平軍,與外圍的水路糧道徹底被斷了!
諾大的天京城,就只能靠肩膀扛擔子來運糧了,哪里夠呀!
李秀成建議:讓城別走。天京守不住了,我們跑出去吧!
洪天王才不會搞“逃跑主義”呢,他表示:朕之兵多如水,誰說沒兵?朕的江山,你不扶,有人扶!
帶著幻想,太平軍開始了消極死守。
無力回天,眼睜睜看著被破城
最后時刻,李秀成是名副其實的無力回天。
湘軍挖地道,試圖爆破進入。李秀成就用各種方法,玩起了反地道戰。
7月18日深夜,李秀成發現湘軍在外的地道大壘,馬上突出破壞!
可是,太平軍此時能機動的兵力已經很少,力氣也不夠,被清軍擊退了!
次日,就在昨夜激戰的太平門,一聲爆破,湘軍突入天京!
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無力回天呀!明明發現了,就是阻止不了!
最后時刻,太平軍與湘軍進行了最后的巷戰,雖英勇頑強,卻已無甚意義了。
總的來說,在天京保衛戰中,太平軍運氣真的不錯。湘軍孤軍冒進,又遭瘟疫天災,可是,太平軍內部矛盾重重,相互掣肘,最終喪失良機!城破國滅!
天京是太平天國的都城,也就是現在的南京,當時稱之為江寧。太平天國盤踞天京長達11年之久,修建了富麗堂皇,雕梁畫棟的天王府,東王府等諸多王府。由于太平天國實行圣庫制度,所有繳獲的財物都要上交圣庫,民間傳聞天京城內金銀如海,遍地珍寶。
對清廷來說,攻破天京既意味著剿滅發逆,犁庭掃穴,又可收繳其財貨,用于彌補財政赤字。因此,自1861年9月安慶被攻陷后,克復天京就成為朝野上下最為關注的要務,兩江總督曾國藩有意讓曾國荃立此不世之功。曾國荃,綽號“曾鐵桶”,意思是說他能把城池圍得鐵桶一般,滴水不漏。他是曾國藩的九弟,也稱曾九帥,曾老九。1862年5月,曾國荃率陸軍3萬余人,彭玉麟率水師1萬人進抵天京,陸軍扎營雨花臺,水師封鎖護城河口,將天京南北鉗制住。洪秀全急得跳腳,一日連下三道詔書,嚴命正在向上海進軍的忠王李秀成率部回援天京解圍。
李秀成迫于無奈,在蘇州召集諸將,率侍王李世賢、護王陳坤書等13王,集結30萬大軍,兵分兩路回援天京,在雨花臺附近與曾國荃部激戰46天,差一點攻破湘軍營壘,被拼死抵抗的湘軍擊退,最終功虧一潰,下令撤退。隨后,李秀成奉洪秀全之命渡江北進,想用“進北攻南”的策略迫使曾國荃撤圍,沒想到皖中各地缺糧,太平軍餓死數萬,被迫折往蘇州。曾國荃采用步步為營的方式,逐步拔除城外的太平軍營壘,日日緊逼。回到天京的李秀成坐困愁城,心急如焚,苦勸洪秀全棄守天京,讓城別走。不料,洪秀全拒而不納,聲稱“朕之天兵,多過于水”,讓李秀成自行選擇去留。1863年6月30日,湘軍水師攻陷位于長江航道中的重要軍事據點九洑洲。陸軍扎營雨花臺,封鎖南門;占領江東橋,堵死西門;掘長濠于東門外,北面沿江的下關江面,也被水師控制,形成四面合圍之勢。天京糧道斷絕,徹底淪為一座孤城。
天京城內餓俘遍野,李秀成奏報“合城無食,男婦死者甚眾,懇求降旨,應何籌謀,以安眾心”。洪秀全別出心裁,發明一種叫“甜露”的東西,其實就是用野草做成的團子,眾臣勸說此物不可食,洪秀全卻極富大無畏精神,說“做好朕先食之”。天京城高池深,是明太祖朱元璋所修筑,又稱石頭城。城墻高大厚實,用糯米汁加石灰勾縫,堅不可破。天京城外的據點只剩下位于鐘山南麓的天堡城和地堡城,位于山頂的叫天堡城,位于山腰的叫地堡城,兩堡互為配合,防止當時的平射炮向城內轟擊。曾國荃采用人海戰術,不惜一切代價攻占兩堡。
1864年正月十七日,天堡城率先被湘軍攻陷。四月十九日,帶頭吃甜露的洪秀全病死,傳位于長子洪天貴福,稱幼天王。五月二十一日,地堡城失陷,湘軍火炮可直接轟入城內。在炮火掩護下,湘軍李臣典派人在太平門附近挖掘地道,直通城墻底下。六月十四日夜,地道挖通,填入六百余袋火藥,準備黎明點火,發動總攻。曾全荃召集部將,排定順序,以朱洪章部為先鋒,李臣典緊隨其后,其余各將依次從缺口處突入城內,迅速控制各道城門。
隨著一聲悶雷般的轟天巨響,太平門附近的城墻被揭開一道二十余丈的缺口,湘軍潮水般從缺口處涌入城內,被太平天國盤踞達11年之久的天京被攻陷。按不成文的規矩,城破后三日內將士可任意劫掠,天王府,信王府,勇王府這三處城內財寶最多的地方被一搶而空,湘軍人人喜笑顏開,金銀財寶一擔擔從城內挑出,最后一把火把幾處王府燒了個一干二凈。
清廷終于接到了曾國藩發來的報捷奏報,可一直關注的幾個問題卻令人大跌眼鏡。曾國藩稱“歷年以來中外紛傳,逆賊之富金銀如海,乃克復老巢而全無貨財,實出預計之外”,又稱“破城后偽幼主積薪宮殿”,全都是欺上瞞下的假話。不久,時任浙江巡撫的左宗棠奏報幼天王洪天貴福一行潛入浙江湖州,曾國藩為此大丟顏面,曾左不和亦由此開端。
文/歷史茶坊 點擊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原創首發!請動動手指在下方點個贊,歡迎轉發和留言!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汽車改色膜高達戰損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汽車改色膜高達戰損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