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成績斐然,提升了中國汽車的國際影響力。近日,中國重汽首家海外4S店在南非落地生根,開啟了中國商用車,尤其是海外市場捷報頻傳的中國轎車。
積累豐碩成果,推動中國汽車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近日,中國重汽首家海外4S店在南非落地生根,開啟了中國重卡海外市場發展的新篇章。
6月21日,SAIC大通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SAIC大通海外市場銷量同比增長25.86%,其中南美市場累計銷量已突破1萬輛。南美市場成為繼澳洲新市場之后的又一個“萬級”海外市場。
根據該協會的數據,2019年1-5月,中國出口汽車44萬輛,同比增長6%。1-5月出口56億美元,同比下降4%。雖然3月份因避稅出口量強勁,但1-5月汽車出口表現依然良好。其中,1-5月,
中國商用車出口132,609輛,同比增長21.67%。
在國內汽車市場“跌跌不休”的過程中,中國汽車企業尤其是商用車企業用實際行動描繪了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發展的新藍圖。
客車表現優于貨車
商用車出口中,5月客車出口5299輛,同比增長22.15%,1-5月客車出口23057輛,同比增長18.22%。
1-5月,前十大客車出口企業分別是廈門金龍(客車5256輛,同比增長34.29%)、北汽福田(客車2888輛,同比下降25.91%)、鄭州宇通(客車2490輛,同比增長11.86%)和蘇州金龍(客車2007輛,
同比增長57.66%)、江鈴控股(1921輛,同比增長3.06%)、SAIC大通(1716輛,同比增長100%)、廈金旅(1610輛,同比增長9.45%)、安凱(1005輛
同比增長6.01%)、保定長安客車(971輛,同比增長122.2%)、中通客車(757輛,同比下降13.39%)。前十名企業中,有8家企業實現同比正增長。
與此同時,5月份卡車出口量達到13501輛,同比下降17.88%。1-5月,卡車出口量達到85,350輛,同比增長15.18%。
1-5月,卡車出口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北汽福田(19104輛,同比下降4.91%)、奇瑞汽車(16571輛,同比增長429.59%)和中國重汽(10653輛,
同比增長6.87%)、江淮汽車集團(7960輛,同比下降7.12%)、東風集團(5743輛,同比增長6.95%)、長城汽車(5344輛,同比增長8.03%)、長安汽車(3519輛,
同比增長119.8%)、SAIC大通(3100輛,同比下降2.18%)、江西昌河汽車(2460輛,同比下降14.67%)和江鈴控股(2257輛,同比下降29.99%)。
前十名企業中,有4家企業同比實現正增長。
苦煉內功 提升用戶滿意度是正道
許多業內專家指出,在國內汽車市場巨大壓力下,拓展國際市場是中國商用車企業擺脫壓力、獲得新增長空間的重要途徑。
中國商用車企業的出路布滿荊棘。提升產品質量,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細分和專業化發展,建立零配件中心,提升售后服務水平,深入客戶用車一線,發現問題,改進問題,不斷增強與客車的粘性等。
這些措施成為中國商用車企業克服困難、搶占海外市場的重點。
據了解,SAIC大通在南美共布局了46個銷售網點。備件中心儲備充足,并設有單獨的售后服務培訓中心,提高售后服務質量,提升用戶對產品質量和服務的滿意度。
中國重汽在籌備建立4S店的過程中,定期對用戶車輛進行檢查和維護,深入礦區與用戶探討車輛性能和維護方法,并隨時保持電話暢通,確保客戶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幫助,提高客戶滿意度,與用戶建立長期信任關系。
宇通拓展海外市場的模式也可圈可點。宇通認為,“只注重銷售的企業在海外活不長。”在走出國門的過程中,宇通不斷提升服務能力。2016年,宇通將海外業務售后服務費計提比例由2%變更為3.5%。
當年宇通出口規模達45億元,對應支出1.575億元。據了解,當時宇通除中國外,在全球約有202家授權服務站和323家授權服務網點,并向重點市場派遣服務工程師和維修技師進行常駐服務。與此同時,
在古巴、迪拜、委內瑞拉、澳大利亞、巴拿馬等地區設立海外零部件中心倉庫,在沙特、菲律賓、斯洛伐克、新加坡設有9個零部件寄售倉庫,確保全球零部件的快速供應。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商用車企業不僅要重視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和零配件供應,還要與用戶建立信任,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品牌粘性,幫助用戶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長期效益和產品生命周期效益。
實現中國商用車品牌與海外客戶的多元化和長期合作,最終達到為用戶創造價值,實現互利共贏的目的。
關鍵詞:商用車中國汽車國際影響力